基层党支部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规范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关系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成色。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挑战、新要求,以标准化、规范化为抓手建强支部,既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基层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稳支部建设“方向盘”
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强化政治功能。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确保支部始终成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坚强阵地。同时,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支部议事决策机制,凡属重大事项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支部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防止“重业务轻党建”“以行政会议代替组织生活”等问题,让支部真正成为党员思想上的“加油站”、政治上的“导航灯”。
二、以“制度规范”为基础,织密支部运行“保障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化建设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支撑,让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细化“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的操作流程,明确时间节点、参会要求、内容标准,杜绝“走过场”“搞形式”。例如,主题党日可结合支部实际设计“理论学习+志愿服务+业务攻坚”等模块,增强实效性;组织生活会要做到“真批评、真整改”,避免“一团和气”。同时,要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机制,规范发展党员程序,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对不合格党员及时处置,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让支部工作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实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阵地议事”。
三、以“作用发挥”为目标,激活支部服务“动力源”
规范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提升支部战斗力,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要推动支部工作与中心任务深度融合,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在项目攻坚、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亮身份、作表率。例如,社区党支部可联合物业、志愿者组建“红色服务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农村党支部可带领党员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要密切联系服务群众,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通过“敲门行动”“党群议事会”等方式,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此外,要加强支部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支部书记,通过培训、轮岗、挂职等方式提升履职能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领头雁”队伍。只有把支部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基层支部规范化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唯有坚持以政治建设为魂、以制度建设为基、以作用发挥为本,才能让每个支部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让每名党员都成为闪光的先锋模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规范化建设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必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贵州省从江县加鸠镇人民政府:石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