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培训是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基层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等。要加强基层农村党员培训,需以“精准”为要,以“实效”为基,以“创新”为翼,切实提升农村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以“精准”为要,提升培训针对性。基层农村党员来自不同的领域和岗位,其需求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农村党员培训要精准滴灌、按需施教。一方面,要全面摸排农村党员情况,通过乡村摸底排查、党员信息库筛查等方式,精准掌握党员年龄学历、生产生活情况,分层分类建立培训台账。另一方面,要根据党员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培训的首课必修课,同时将乡村振兴有关部署要求、强农惠农政策等作为培训重点内容,还可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电子商务技术等开设技能课程,满足党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以“实效”为基,增强培训实用性。培训的目的在于应用,基层农村党员培训要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一是要优化培训内容,开发优质培训课程,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农村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打磨课程内容,确保课程符合党员工作需求。二是要组建优秀师资队伍,整合县乡干部、本土专家、业务能手等资源,让有经验、有能力的人走上讲台,为农村党员传授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将党校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办到生产一线,通过现场示范、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农村党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创新”为翼,拓宽培训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层农村党员培训也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拓宽培训渠道。一方面,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贵州网院”“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的作用,开展线上课程、在线讲座、直播课堂等,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另一方面,要创新培训形式,开展课题调研、学习研讨等活动,组织党员围绕时事热点、工作难点上台讲党课、谈体会,引导参训党员从“听众”“观众”变“讲师”“主角”,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农村党员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参观革命遗址、聆听革命故事等,增强培训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基层农村党员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坚持“精准、实效、创新”,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才能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从江县庆云镇人民政府:杨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