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岑松镇镇党委书记陶其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大军,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邰沁,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镇长龚文品及镇关工委负责人组成帮扶小组,深入巫亮村开展针对性助学走访,以“资金帮扶+精神鼓励+长效跟踪”模式,为当地一名贫困学生送去3000元助学金,传递镇党委、政府与关工委关怀,既缓解学生经济压力、坚定其求学信心,也为基层精准助学提供可复制经验。
一、精准对接,以“走心”走访掌握真实需求
活动前,岑松镇依托镇、村联动机制,通过村“两委”、驻村干部摸清贫困学生家庭困境、学习状况及需求,确保帮扶“靶向精准”。走访当日,受助学生提前在路边等候,虽紧张却仍主动问候,其真诚让帮扶小组感受到她对关怀的渴望。进入学生家中,只中见不大的房间三面墙都贴满了奖状,既为学生困境中拼搏的精神欣慰,也更坚定帮扶决心;通过查看居住环境、翻阅学习成果,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奠定精准施策基础。
二、多维发力,以“组合式”帮扶破解实际难题
帮扶小组坚持“物质+精神”双帮扶,多维度解难题、卸包袱。
精准纾困解经济难题:陶其华同志关切询问学生学习生活,鼓励其不要因经济压力从而影响学业,亲手递上3000元助学金,叮嘱资金可用于缓解学习资料购买、日常开支等费用压力,承诺镇党委、政府会做坚强后盾。
精神赋能强求学信心:胡大军同志肯定学生困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其要坚持对学习的执着;邰沁同志也主动作出承诺:遇困难可随时反映,镇、村政府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龚文品同志表示将联动民政、教育部门跟踪其情况,确保帮扶“不断档”;镇关工委负责人叮嘱学生兼顾学业与健康,遇困惑可随时求助。多方关怀为学生注入精神力量。
三、长效跟进,以“常态化”机制巩固帮扶成效
此次走访是岑松镇“长效助学帮扶”的实践。活动结束返程时,受助学生紧紧握着助学金,一路跟随在帮扶小组身边,反复表达感谢:“谢谢叔叔阿姨们,尤其感谢陶阿姨亲手把助学金送到我手上,我特别感动,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镇党委、政府和关工委的关怀。”学生的真挚反馈,印证了此次帮扶活动的良好成效,也为后续长效帮扶工作注入了动力。
下一步,岑松镇将以此为契机,联合镇关工委聚焦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一方面建立重点群体信息动态更新机制,精准掌握需求变化;另一方面争取整合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资源,推出“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帮扶”等多元化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为精准助学帮扶积累更多可推广经验。(岑松镇人民政府:邰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