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群体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以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担当,成为时代的标杆。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广大党员就是这样的存在。他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照亮着国家和民族前行的道路。在当下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党员们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在各个领域彰显着先锋本色。
坚守初心,做信仰坚定的“引路人”
信仰是党员的精神支柱,是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从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党员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事业。到了和平建设时期,党员们依然坚守初心,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们深入基层走访,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有的党员为了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四处奔走,寻找资金和技术支持;有的党员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带领群众修路架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党员干部的坚守和付出,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在教育战线上,党员教师们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甘于奉献。有的党员教师扎根偏远山区,几十年如一日,为山区的孩子传授知识,点亮他们的人生梦想;有的党员教师在教学一线,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抗洪抢险前线上,党员们逆流而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广大党员干部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验金石”,深入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带头”要求,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召唤,闻“汛”而动、争分夺秒,面对任务绝不推诿,奔赴一线绝不退缩,真正做到哪里群众最需要,党员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危急,组织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让胸前的党员徽章在防汛一线熠熠闪光。
心系群众,做为民服务的“贴心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员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基层治理中,党员们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他们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党员牵头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为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和服务;有的党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群众的就业、就医、教育等实际问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拉近了党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党员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农村,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同时,他们还注重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推动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清正廉洁,做纪律规矩的“守护者”
清正廉洁是党员的基本准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党员们始终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履职尽责与日常实践中,广大党员严格恪守党内法规及廉洁自律准则,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抵制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始终保持政治清醒与思想警觉,深刻把握权力的人民属性,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宗旨意识贯穿工作全过程。部分党员充分发挥民主监督效能,主动推进党务政务公开,通过透明化工作机制与常态化情况通报,切实增强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更有党员秉持斗争精神,面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违规行为敢于亮剑,以刚性执纪维护党纪尊严,筑牢党的执政根基。(计划乡人民政府:韦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