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激活“神经末梢” 让农村主题党日“活”起来
时间 :   2025-09-24 18:1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石宏威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主题党日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凝聚党群力量的重要载体。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农村主题党日不能囿于“念文件、学讲话、交党费”的传统模式,必须主动创新形式、丰富内涵,真正让“党味”更浓、“鲜味”更足、“土味”更厚,成为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的“红色引擎”。


创新要在“党味”引领下“接地气”,让主题党日“有魂”更“有根”。

农村主题党日的核心是强化政治引领,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但学习方式可以更灵活。例如,将“三会一课”与田间地头的“微党课”结合,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用“方言土语”讲述乡村变迁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拉家常”中入脑入心;把政策学习搬到产业基地、项目现场,围绕村里的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实际问题开展“靶向学习”,让党员在学思践悟中明确“怎么干”。同时,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设置主题,如“党员带头整治人居环境”“我为春耕献一策”“乡村振兴党员承诺践诺”等,让主题党日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避免“两张皮”。


创新要在“鲜味”体验中“聚人气”,让主题党日“有趣”更“有效”。

年轻党员的加入和农村党员结构的变化,呼唤主题党日形式的年轻化、互动化。可以引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围绕村级事务决策、突发事件处置等进行“实战演练”,提升党员的参与感和应对能力;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手段,组织党员“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与在外流动党员“线上联学”,打破时空限制;开展“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将主题党日开到群众家门口,通过义务理发、家电维修、政策咨询等“微服务”,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让群众在切身感受中靠近组织。此外,还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农闲时节,举办红色文艺汇演、知识竞赛、趣味运动会等,让主题党日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党的温暖。


创新要在“土味”实践中“增底气”,让主题党日“求实”更“求效”。

农村的“土特产”是主题党日创新的宝贵资源。要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乡贤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党日品牌,如在革命老区开展“重走红军路、传承奋斗志”活动,在产业特色村开展“党员带货助农”“技术比武促增收”等主题党日,让党员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发挥作用。要建立健全主题党日成果转化机制,将党日活动中党员提出的好建议、形成的好思路,转化为推动村级发展的具体举措;对党员在活动中承诺的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定期公示进展,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主题党日不走过场、取得实效。通过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好事、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让主题党日的成效体现在乡村发展的变化上,体现在群众满意的笑容上。


“党建强则乡村兴”。农村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唯有如此,才能让主题党日这个“红色课堂”真正成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凝聚力量的“强磁场”、推动发展的“助推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贵州省从江县加鸠镇人民政府:石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