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科技赋能加持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 :   2025-09-29 18:0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莫秀秀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关键节点,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从田间地头的技术革新到产业链上的利益联结,乡村振兴正以多元发力的态势,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答卷。


政策筑基,筑牢振兴“压舱石”。乡村振兴不是单兵突进的战役,而是制度保障下的系统工程。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作为底线任务,通过耕地保护、科技攻关、政策补贴等组合拳夯实发展根基。在耕地保护领域,严格总量管控与“以补定占”机制,持续整治乱占耕地乱象,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盐碱地综合利用,让“藏粮于地”落到实处;在政策激励方面,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协同发力,降低产粮大县保费负担,让种粮农民不吃亏、得实惠。农业农村部配套出台的实施意见更细化八大任务,从粮食保供到乡村治理形成政策闭环,为乡村振兴注入稳定预期。


产才融合,激活发展“源动力”。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骨架”,人才则是流动的“血液”,二者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出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当产业与人才实现深度融合,二者便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形成了相互成就、彼此赋能的良性循环,催生出乡村发展的新动能。一方面,兴旺的产业为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干事创业的空间,让人才有用武之地,也能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良好的发展环境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优秀的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进而吸引更多上下游资源向乡村集聚,形成“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正向闭环。


改革破题,打通梗阻“关键环”。乡村振兴的深层突破,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持续创新。当前,农村改革正聚焦于激发主体活力、破解发展瓶颈,在经营制度上,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公司+村集体+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分享收益。在要素流动上,通过“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等政策,回引返乡创业就业,人才短缺难题逐步破解;在资产监管上,建立脱贫攻坚国家投入资产台账,推动经营性资产保值增效,让公共投入真正转化为农民福祉。这些改革举措直击 “政府热、农民冷”“资源闲置、人才流失” 等痛点,让乡村振兴从 “外部推动” 转向 “内生驱动”。


乡村振兴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政策指引与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不是单兵突进的行动,而是改革、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力。从中央一号文件的顶层设计到铜梁田间的实践创新,我们看到的是粮食安全底线不断筑牢、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乡村活力持续迸发的生动图景。随着更多政策红利的释放、更多人才的扎根、更多产业的崛起,乡村振兴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支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宜居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从江县委宣传部:莫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