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执政根基与治理末梢,其政治功能定方向、组织功能聚力量,二者的强弱直接关系基层治理质效与发展成色。新时代推进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必须以精准举措激活政治内核、夯实组织基础、释放实干效能,将“神经末梢”打造成“攻坚尖兵”,为基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深化政治铸魂,校准治理方向,凝聚思想同心力。政治引领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职责,唯有理论扎根、方向把准,才能筑牢思想根基。通过建立“理论宣讲+实践体悟”双轨机制,依托“三会一课”、云端课堂、田间讲堂等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网格、进商户、进田间,引导党员群众深刻把握核心要义;在重大事项决策、矛盾化解、舆情应对中,党组织先行研判、亮明立场,坚决抵御错误思潮侵蚀。此举不仅显著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推动党员群众形成思想共识,确保基层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行。
优化组织筑基,健全战斗体系,提升堡垒战斗力。组织体系是基层党组织的立身之本,唯有体系严密、队伍过硬,才能实现上下贯通。针对不同领域特点,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农村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社区实施“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新业态建立“行业党委+流动支部”,实现党组织覆盖无盲区;实施“头雁领航+先锋培育”工程,选优配强支部书记,通过轮训、挂职、帮带提升能力,严格党员发展与管理,激活先锋细胞;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完善“群众点单、支部接单、党员办单”服务机制,让组织既有纪律性又具亲和力。组织体系的完善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凝聚力与战斗力全面增强。
聚焦实干聚力,服务发展大局,激活基层源动力。政治与组织功能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民实干中。基层党组织立足“最后一公里”优势,推行“党员代办制”“民情恳谈会”等举措,精准解决就业、养老、教育等民生难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建温度”;联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共治”格局,有效化解物业纠纷、环境整治等治理顽疾;在乡村振兴一线,通过“党建+合作社”“党建+项目”模式,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壮大。实干担当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基层稳则天下安,党建强则发展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需以政治铸魂定向、以组织强基固本、以实干聚力赋能。唯有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根基。(莱西市望城街道办事处:盖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