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破解年轻干部“成长烦恼”的基层实践​
时间 :   2025-10-20 18:3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章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年来,随着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大批有知识、有活力、有想法的年轻干部走进基层、扎根一线。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年轻干部却面临着 “成长烦恼”:有的因缺乏实践锻炼,面对复杂问题时手足无措;有的因缺少展示平台,满腹才华难以施展,最终陷入“空有热情却难成大事”的困境。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把握好“蹲苗”与“搭台”的辩证关系,既要通过压担子让年轻干部在磨砺中成长,也要通过给机会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出彩,让基层真正成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沃土”。


“蹲苗”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修课”,唯有历经风雨才能练就“硬脊梁”。农业生产中,“蹲苗”是通过控制水分、肥料,让幼苗根系向深处生长,为后续丰产打下基础。年轻干部的培养亦是如此,缺少基层一线的摸爬滚打,就难以真正了解群众需求、掌握工作方法。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走出“象牙塔”便进入“机关门”,虽有理论知识储备,但面对征地拆迁、矛盾调解、乡村振兴等实际工作时,往往 “纸上谈兵”有余,“实战能力”不足。对此,基层党组织要敢于“压担子”,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放到艰苦岗位、重要任务中去历练。比如,让年轻干部参与信访维稳工作,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中学会倾听诉求、化解矛盾;安排年轻干部负责乡村产业项目,在对接企业、协调资源中提升统筹能力。正如某县将 30 余名年轻干部派驻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重点村,让他们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经过两年的 “蹲苗” 锻炼,这些年轻干部不仅摸清了村情民意,更探索出了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多数人成为了群众认可的 “领头雁”。这种“接地气”的磨砺,不仅能让年轻干部补齐能力短板,更能让他们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厚植为民情怀,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搭台”是年轻干部出彩的“催化剂”,唯有搭建舞台才能激发“新活力”。如果说“蹲苗”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历练,那么“搭台”就是“给其机会、任其施展” 的赋能。年轻干部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对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有着天然的敏感度,但如果缺乏展示才华的平台,这些优势就可能被埋没,甚至会让年轻干部产生“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基层党组织要主动为年轻干部搭建成长平台,打破“论资排辈”的隐性壁垒,让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干部 “有位有为”。例如,某乡镇针对年轻干部推出“项目领衔制”,让年轻干部牵头负责智慧农业推广、农村电商培育等创新性工作,并成立由老干部、业务骨干组成的“导师团”进行指导,同时给予项目经费、资源协调等方面的支持。在这样的平台上,年轻干部的创新想法得到了实践检验,不少人成功打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不仅为乡镇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让自己在实战中实现了快速成长。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主阵地”。破解年轻干部的“成长烦恼”,需要基层党组织以“蹲苗”的耐心锤炼其本领,以“搭台”的诚意激发其活力。唯有如此,才能让年轻干部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贵州省榕江县三江水族乡人民政府:王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