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组织温度提振干部干事精气神
时间 :   2025-11-26 17:1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洪燕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精气神,是干事创业的“源头活水”;组织关怀,是涵养元气的“阳光雨露”。特别是在各项工作进入收官冲刺和谋划明年工作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更要关注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通过组织关怀为干部卸包袱、鼓干劲、强信心,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


11月的工作特质,决定了干部面临的双重考验。在这种双重压力下,部分干部出现了值得警惕的“精神短板”。有的干部陷入“冲刺乏力”的倦怠感,面对剩余的难点工作,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思想;有的干部存在“本领恐慌”的焦虑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明年工作谋划思路不清、办法不多;还有的干部抱有“怕错怕责”的顾虑感,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中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的消极心态。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当前工作推进,更会制约长远发展,亟需通过组织关怀精准破解。


思想关怀铸魂,拧紧“精神开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振精气神首先要筑牢思想根基。一方面,要强化理论武装“补钙壮骨”,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干部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收官冲刺的目标要求和明年发展的战略方向,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另一方面,要注重谈心谈话“解疑释惑”,领导干部要主动与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谈心谈话,既肯定成绩、鼓舞士气,也倾听诉求、疏导压力,对干部存在的思想困惑、工作疑虑及时回应,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只有以精准的思想关怀筑牢干部的理论根基,让干部深刻把握当前工作的战略意义与目标方向,才能为干事创业注入“定盘星”,确保干部在收官冲刺与谋划明年的关键阶段不偏航、不迷向,始终保持清晰的工作思路。


工作关怀赋能,搭建“成长舞台”。干部干事创业,既需要精神激励,也需要能力支撑和平台保障。要聚焦干部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工作关怀,帮助干部补齐能力短板、提升专业素养,增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硬本领,让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合理调配工作力量,避免“一人干、众人看”或“超负荷运转”,为干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形式主义,让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打消“怕出错、怕担责”的顾虑,让干部敢于闯、勇于试、善于干。只有为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让干部发展、有希望、有底气、有奔头,才能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更好地完成收官冲刺和明年的谋划工作。


生活关怀暖心,解除“后顾之忧”。干部的后顾之忧,直接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干部的关心,既要关注“八小时之内”的工作状态,更要关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需求。在身心健康上,要定期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心理健康讲座、文体活动等,引导干部合理安排作息,加强自我调节,对长期加班加点、压力较大的干部,适当安排调休。在实际困难上,对家庭有困难、负担较重的干部,要及时给予帮扶救助,对异地任职、挂职干部,要加强走访慰问,多关心其生活起居,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在人文关怀上,要畅通意见表达渠道,尊重干部的合理诉求,让干部的心声有人听、诉求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只有把生活关怀做到干部心坎上,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才能消除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形成“组织关心干部、干部回报组织”的良性互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纪委监委:李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