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警惕“非考核式”排名内卷
时间 :   2025-11-26 17:1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敏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谈及基层减负与考核整治,人们多关注综合绩效考核中的“台账竞赛”,却易忽视另一类隐形负担:那些未纳入正式考核体系,却以“日常督导”“工作通报”之名存在的定期排名。这类“非考核式”排名,正异化为层层加码的“内卷战场”,让基层干部为争名次疲于“刷数据”“赶进度”,偏离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核心职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应浮于表面,唯有向深里走、往实里落,才能真正为基层松绑减压,破解这一隐形困局。


破解“非考核式”排名内卷,首在破除“以排名代管理”的懒政思维。部分上级部门将定期排名当作推进工作的“万能工具”,既不深入基层调研实际情况,也不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基础差异,简单以数据高低定优劣、凭排名先后论成效。这种做法的本质,是将本应细化的“管理责任”简化为冰冷的“数据压力”,用机械的排名替代科学的评估。要扭转这一倾向,关键在于推动管理视角“向下沉”,制定目标前,通过座谈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摸清群众的真实需求与基层的现实短板;推进工作过程中,聚焦堵点难点提供精准指导,建立贴合实际的推进机制,而非用排名“倒逼”基层搞形式主义,让管理真正接牢地气、落到实处。


破解“非考核式”排名内卷,关键在纠正“重数据轻实效”的评价偏差。由于排名结果直接影响上级对单位的印象,甚至与干部评优评先挂钩,不少基层不得不将工作重心从“办实事”转向“争名次”,有的甚至抽调业务骨干“专职盯数据”,民生服务、实地调研等核心工作反而被边缘化。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跳出“唯数据论”的局限,重构多元评价体系,对各项工作既看量化指标,更重实际成效,不仅关注“做了多少”,更要核查“做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通过过程跟踪、结果核验、群众反馈等多维度评估,让“实效”成为衡量工作的核心标尺,倒逼基层把功夫下在办实事上。


破解“非考核式”排名内卷,还需杜绝“整改一阵风”的形式主义。此前,各地虽陆续出台“减少排名”“避免重复统计”等减负措施,但部分地方仍陷入“换汤不换药”的困境,表面上考核指标减少了,却以“工作提示”“进度通报”等隐形名义延续排名;纸质报表取消了,却要求基层在多个数字化平台重复填报,反而加重了负担。整治“非考核式”排名内卷,绝非“一次性运动”,必须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一方面,上级部门要定期开展“整改回头看”,对整改后仍反弹回潮的排名乱象严肃问责,坚决避免“纸上整改”“口头整改”。另一方面,要畅通基层反馈渠道,设立线上线下联动的意见平台,明确基层对不合理排名要求有“说不”的权利,对未经调研、脱离实际的排名任务,一经核实立即叫停,从源头上切断无意义内卷的链条。(中共山东省莱西市委组织部: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