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恰似一阵清风劲吹,吹散了基层的形式主义阴霾。这场会议聚焦基层减负的堵点难点,从制度完善、精准整治等维度明晰路径,为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激发基层活力锚定了方向。
政之根本,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份对基层的深切牵挂,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从2019年将当年定为“基层减负年”,到 2024年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总书记始终将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关键抓手。
会议的召开,正是对“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重要指示的坚定践行,彰显了党中央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折射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执政理念。基层负担从来不只是工作问题,更是关乎治理效能的“试金石”。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到 “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的痛点吐槽,形式主义不仅消耗基层精力,更割裂党群干群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整治形式主义既是为基层松绑的务实之举,更是巩固执政根基的战略考量。而让会议精神落地见效,精准靶向与长效机制缺一不可。
以靶向整治为刃,斩断形式主义病根。形式主义变种多样,精准识别是“破题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具有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会议明确的整治方向,正是对基层痛点的精准回应。正如贵州省推进的 “一表通”改革那样,将村级填报表格从95张整合为1张,报表压减高达98.95%,彻底整治了基层“填表报数”的形式主义负担。在整治形式为基层减负上,唯有深入基层摸排 “痕迹管理”“层层加码” 等突出表现,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才能让整治直击要害,为基层干部卸下“无用功”的包袱。
以长效机制为基,筑牢减负护民防线。“基层减负不是一年的事情,要一直这样做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指明了工作关键。会议对健全长效机制的部署,彰显了久久为功的决心:既要完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执行细则,明确基层权责边界,杜绝“什么事都压给基层”;也要优化督查考核体系,强化执纪问责,形成有力震慑。唯有制度与执行同向发力,才能防止负担反弹,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服务群众。
靶向整治与长效机制,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精准整治为长效机制的落地见效打通“关键切口”,长效机制为整治成果的持续巩固筑牢“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唯有将二者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才能真正把会议部署转化为基层干事创业的强劲动能、群众的满意笑容。
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减负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当以此次会议为指引,以靶向整治为“手术刀”,以长效机制为 “防护盾”,持续向形式主义亮剑,助力基层干部卸下包袱、主动担当,持续拓展作风建设新境界,为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强劲动能。(惠水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