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建强高素质干部队伍 筑牢民族复兴中坚力量
时间 :   2025-10-15 19:2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盖奇腾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心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建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既是时代命题,更是使命所需。唯有以系统思维抓干部选育管用,才能锻造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不竭动力。


以“思想铸魂”立根,锚定干部队伍“政治航向”。政治忠诚是高素质干部的首要标准,思想坚定则是行稳致远的根本前提。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课”,通过专题研讨、集中轮训、现场教学等形式,推动理论学习从“入脑”向“入心”转变。依托延安、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干部在重温峥嵘岁月中感悟初心使命;结合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引导干部对照党章党规检视自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赤诚,到谷文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无数优秀干部的实践证明,唯有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


以“能力赋能”壮骨,提升干部队伍“干事本领”。“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新时代对干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善解“老难题”,更要能破“新挑战”。需构建“精准滴灌”的能力培训体系:针对乡村振兴主战场,开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专题培训,让干部掌握“带富技能”;面向科技创新最前沿,组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学习,助力干部破解“技术瓶颈”。同时,坚持“实践出真知”,推动干部在“吃劲岗位”墩苗历练——选派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帮扶,安排业务骨干到重大项目、信访维稳等艰苦岗位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实战熔炉”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正如脱贫攻坚中,数百万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练就了“接地气”的本领,这正是能力建设与实践需求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以“作风塑形”固本,涵养干部队伍“清廉本色”。作风是干部的“脸面”,更是党群关系的“晴雨表”。建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以严的基调推进作风建设,让清正廉洁成为干部的“标配”。一方面,要织密“监督之网”,整合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群众监督等力量,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露头就打,对贪污腐败行为零容忍,以“严管”倒逼干部守底线、知敬畏;另一方面,要健全“激励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清单,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实干者”有舞台、“担当者”无顾虑。浙江等地推行“群众满意度评价”机制,将干部作风好坏交由群众评判,既压实了干部责任,又拉近了干群距离,为作风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以“梯队建设”续航,保持干部队伍“生机活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非一日之功,需着眼长远构建“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格局。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思维定式,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班子、县直部门,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注重发挥老干部“传帮带”作用,通过“导师制”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同时,拓宽选人视野,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中选拔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破解“干部来源单一化”难题。江苏实施“年轻干部赋能计划”,通过“蹲苗历练+跟踪培养+择优使用”的全链条机制,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正是梯队建设的有益探索。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建强高素质干部队伍,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唯有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思想铸魂强根基、以能力赋能提效能、以作风塑形聚民心、以梯队建设谋长远,才能锻造出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莱西市望城街道办事处:盖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