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青年科技人才是前沿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也是产业升级创新的助推器。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引才、育才、用才等方面持续发力,以青年科技人才“出彩”,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大放异彩”。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才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创新活力的核心标尺,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始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开进贤之路,着力打造青年科技人才向往的“梦想港湾”,同时把人才自主培养作为战略基点,以教育为先导、以实践为熔炉,让本土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更要靠生态“长久留人”,保障人才发展有空间、服务有温度,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愿景变为现实。
引凤来栖,以真心诚意筑巢聚天下英才。要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为引进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在住房保障上,建设“人才公寓”“青年驿站”,提供购房补贴;在子女教育上,开通“绿色通道”,保障随迁子女优先入读优质中小学;在医疗服务上,依托顶尖医疗机构建立“人才健康档案”和专属诊疗通道。同时,要锚定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搭建起与全球接轨的科研舞台,根据地方特色产业园、产业研究院等打造不同领域青年人才的“创新试验田”。常态化举办“国际学术论坛”“科技周”等高端活动,在全球创新高地设立“海外人才联络站”,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搭建“全球人才云对接平台”,精准匹配地方产业需求与人才专长,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育凤展翅,以沃土厚植本土栋梁之材。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双一流”建设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卡脖子”领域增设交叉学科,培养“坐得住冷板凳”的基础研究人才;同时倡导应用型高校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与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将课堂搬到生产线,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核心技术。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战略任务中经风雨、长才干,搭建“青年科技奖”“创新创业大赛”等展示平台,设立“青年人才创业基金”,支持青年人才带着成果“揭榜挂帅”,在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中施展才华。通过教育为先导、实践为熔炉的培养模式,实现“育凤出巢”的良性循环,让本土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留凤安居,以生态沃土成就“此心安处是吾乡”。要保障“发展有空间”,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大自主权。在科研选题上推行“负面清单+包干制”,允许人才自主调整研究方向;在团队组建上支持青年人才跨单位、跨学科组建创新团队,享受科研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在人才流动上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双向流动机制,鼓励青年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让“纸上成果”快速转化为“产业效益”。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圈”,当好服务人才的“店小二”,建设“人才社区”配套图书馆、健身房、国际学校、双语幼儿园,让人才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高品质生活;在职称评审上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对技术突破、成果转化突出的青年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注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设立“科研容错机制”,对探索性研究项目未达预期的不纳入科研诚信负面清单,让人才放下包袱、大胆探索。通过全方位的生态建设,让人才在这片沃土上安心创业、舒心发展,真正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 梁山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徐上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