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党员干部要落实传承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
时间 :   2025-09-11 21:3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琇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四下基层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从深入一线听民声到下沉基层解难题,始终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方法。当前,民生需求日益多元,需要党员干部持续落实传承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破解基层治理中的堵点难点。


一是深扎基层听民意。在乡村振兴一线,党员干部要时常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唠家常,摸清特色产业发展的堵点;在社区治理现场,党员干部要坐进居民议事厅听诉求,找准民生服务的短板。通过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既能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也能将党的政策红利精准送到群众身边,用通俗语言解读惠民政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不仅能化解基层矛盾、凝聚民心,更能为新征程的推进收集一手资料、汇聚群众智慧,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实。


二是立足岗位强本领。党员干部强本领,需紧扣岗位需求,在“学、干、改”中发力。要学在深处,聚焦岗位核心业务,系统学习政策文件、专业知识,同时向群众学、向先进学,破解“本领恐慌”;要干在实处,主动认领急难任务,在项目攻坚、基层服务等实践中练技能、长经验,把岗位当“练兵场”;要改在细处,定期复盘工作短板,针对服务效率低、解决问题不精准等不足,及时优化方法,将本领转化成为民办实事、推动工作的实效,以过硬能力扛起岗位责任。党员干部只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把每一项任务做到极致,把每一个细节抓出质量,方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价值。


三是聚焦难题解民忧。四下基层最终落脚点是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基层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党员干部面对基层收集的诉求、调研发现的难题,不能“绕道走”“踢皮球”,要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责任担当,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定期向群众反馈进展,邀请群众参与监督评价,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检验。唯有以“钉钉子”精神破解一个个难题,才能让四下基层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贵州省从江县信访局:王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