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数字化时代干部能力的“破局之道”
时间 :   2025-09-10 20:2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颜雷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当前,数字化浪潮正深刻重塑干部工作的场景与逻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明确提出要“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本领”,数字能力已成为干部履职的“必修课”。面对传统治理思维与数字技术之间的“适配鸿沟”,基层干部唯有以“学”破认知之困、以“用”破实践之难、以“衡”破服务之惑,才能找准“破局之道”,锻造新时代的“数字领导力”。


以“学”破“界”,筑牢数字认知的“基本功”。 提升数字化能力,首先要打破“经验主义”形成的认知壁垒。基层干部若仅以“老办法”应对“新问题”,极易陷入“本领恐慌”。针对部分干部懂业务不懂技术、熟悉传统不擅创新的共性短板,许多地方将大数据分析、智慧平台操作等实用课程纳入党员干部培训,从数据处理到平台运维开展手把手教学。这种做法摒弃“大水漫灌”的形式主义,让干部在真实可用的场景中实现从“数字新手”到“操作能手”的转变。不少干部反映,以往面对数据常感无从下手,如今借助可视化工具能迅速定位问题,治理效率显著提升。可见,数字学习必须紧扣基层实际,才能真正帮助干部跨越“数字门槛”。


以“用”破“题”,激活数字实践的“源动力”。 数字能力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正是数字技术的“试验田”,干部不能只做“旁观者”,而应成为“实践者”。针对政务服务流程繁琐、特殊群体数字使用难等问题,多地推行“一网通办+帮办代办”机制,依托一体化政务平台实现减环节、压时限,并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既提升效率,又弥补“数字鸿沟”。在农业领域,不少乡村探索“智慧农业平台+党员联户”模式,利用物联网设备监测墒情与病虫害,党员干部将数据转化为“种植方案”送户上门,使数字技术真正成为助农利器。这些实践表明,数字能力破局的关键,在于将“技术工具”转化为“治理抓手”,在解决群众关切中释放数字技术的“乘数效应”。


以“衡”破“惑”,把握数字服务的“温度感”。 数字化并非“冷冰冰”的技术叠加,而应是“暖融融”的服务升级。基层干部需把握好“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平衡,在推进“数字网格”建设时,既通过线上平台实现矛盾纠纷的快速处置,也要定期开展“敲门行动”,用“脚底板”摸清群众需求,避免以屏幕替代走访。只有通过上门传递温情,才能不让技术成为情感“壁垒”。许多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字平台可辅助“发现问题”,但真正解决问题仍需依靠心贴心的沟通。可以说,数字时代的能力破局,本质是“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唯有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数字技术才能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干部能力破局非一日之功。从以“学”夯实基础,到以“用”转化效能,再到以“衡”守护温度,基层干部须以“空杯心态”拥抱变革,以“务实作风”破解难题,以“为民情怀”把稳方向,方能锻造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数字领导力”。当更多干部成为“懂技术、善治理、有温度”的数字化实践者,基层治理必将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绘就更加生动温暖的民生画卷。(山东省阳谷县委组织部: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