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新官”要首理“旧账”
时间 :   2025-09-10 19:5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志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到任新岗位后处理好过往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理旧账”,便是钉钉子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新官”应抱着高度责任感,把首理“旧账”当作履职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新官不理旧账”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据人民日报报道,黑龙江绥化东城客运站总投资达3600余万元,建成后却闲置10年未能启用,当地市民只能继续在条件简陋的老站候车。而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奎勒河镇,村干部长期在一家饭店吃喝并“打白条”,累积饭费高达20多万元,这笔欠款一欠就是20多年。饭店经营者无奈感慨,这些陈年旧账拖垮了两代人。客运站闲置,背后是多任领导交替下施工单位追款无门;饭店欠款问题经媒体曝光,镇政府承诺未落实,店主得到的只是“换领导了,管不了”的回应。


“新官不理旧账”危害甚多,悖情违法。“新官不理旧账”,从表象看是官员缺乏担当、不作为的体现,深究本质,实则是部分干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政绩观发生严重错位。这种行为既损害了民众的切实利益,像绥化市民无法享受新建客运站便利,也对地方营商环境造成破坏,使得企业和投资者对政府信任降低。同时,“新官不理旧账”更是违反党纪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30条就明确,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到任前已经存在且属于其职责范围内的问题,消极回避、推卸责任,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将被给予相应党纪处分。


“新官不理旧账”根源在于政绩观扭曲。一方面,部分领导干部好大喜功,渴望在上任后迅速打造个人政绩工程,忙于推出自己的新规划、新项目,对前任留下的“旧账”直接选择无视。另一方面,一些干部严重缺乏担当意识,认为旧账往往是积重难返的老大难,处理起来耗时费力,还要承担解决不好的风险,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能躲则躲、能赖就赖。像某市国有林场与企业合作建设竹笋种植基地,由于行政区域划分、机构改革等原因,该国有林场归属管辖关系发生变化,由原来的B区转为A区自然资源局管辖,但该区自然资源局对林场归属前的项目漠视不理、一拖再拖,甚至在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协调项目推进后仍消极应对,这就是典型政绩观偏差下的“新官不理旧账”行为。


作为党的干部,“新官不理旧账”就是失职,“新官”要首理“旧账”。首先,“新官”首理“旧账”有助于“摸清家底”。一个地区或部门的过往遗留问题,往往反映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情况。处理“旧账”,能让新到任的领导干部迅速了解区域发展中曾经遇到的难点、堵点,全面掌握实际状况,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新官”首理“旧账”有助于确保政策延续性。政策的有效施行有连贯性,前任制定的政策若因新官上任就被搁置,不仅浪费前期投入,还会使民众和企业对政策失去信心。“新官”处理“旧账”,能保证政策稳定推进,实现政策预期目标。更为关键的是,“新官”首理“旧账”才能维护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建立在一件件为民办事、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上。“新官”及时处理“旧账”,才能确保民众利益不会受损,进而提高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提升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新官”不仅要首理“旧账”,更要理好“旧账”。一方面,要强化“新官”担当意识。担当意识是领导干部的关键素养,意味着主动担责、不惧险阻。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范宇,面对公司多年累积的应收账款等遗留问题主动请缨。他每日工作超12小时,深究每笔账款来龙去脉,组织团队反复研讨。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带领团队逐笔攻坚,运用法律诉讼、债务重组等手段,历经两年多化解大量难题,盘活资金超千万元,为企业扫清障碍。领导干部也应如此,积极面对“旧账”,将其作为展现担当的契机。另一方面,要靠制度发力。加强前任领导离任审计,细致审查经济决策、资金使用等,确保合规;完善责任追究机制,细化“终身追责”情形,如项目决策失误致重大损失等,均需追责;将解决遗留问题纳入干部绩效考核,设量化指标,让“新官”有压力更有动力,通过制度约束与激励推动“旧账”解决。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领导干部岗位虽会变动,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连续性,这决定了“新官”对“旧账”不能回避推脱。唯有正视“旧账”,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才能真正赢得群众认可,提升政府形象,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旧账”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账”。(泸县财政局: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