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破解三个困境 激活党员教育“红色引擎”
时间 :   2025-10-31 17:5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于凌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永恒课题,更是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的“金钥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传统“念文件、划重点”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党员成长需求与时代发展要求。唯有以创新思维为驱动,以实践需求为导向,激活党员教育的“红色引擎”,才能让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让每一位党员的初心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破“内容虚化”困局:让理论学习“沾泥土、带露珠”。当前部分党员教育存在“内容空泛、脱离实际”的问题,要么是“上下一般粗”的理论灌输,要么是“隔靴搔痒”的案例分析,导致党员参与热情不高、学习效果打折。破解这一困局,关键在于让教育内容“接地气、有温度”。一方面,要深耕“本土红色资源”,将本地革命旧址、先进党员事迹转化为“活教材”,比如组织党员走进红色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党课”,邀请身边的党员“榜样”分享奋斗故事,让理论学习从“教材上”走到“现实中”;另一方面,要紧扣“实际工作需求”,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设计课程,把“如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何破解工作中的堵点难点”作为教学重点,让党员在学习中找到“方法论”,在实践中用好“指南针”。


破“形式单一”瓶颈:让教育方式“潮起来、活起来”。“一张讲稿、一份PPT、一场讲座”的传统教育形式,早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的认知习惯。要让党员教育“吸睛又入心”,必须在形式创新上“下真功、出实招”。开办“线上+线下”融合课堂,线上推出“微党课”“云直播”,让党员通过手机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学;线下开展“情景模拟”“现场教学”,比如在社区治理一线让党员“实战体验”,在项目建设现场让党员“沉浸模拟”。同时,借助短视频、H5等新媒体载体,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动画、感人的短片,让党员教育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破“学用脱节”难题:让教育成果“能落地、见实效”。党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如果只重“学习过程”不重“实践效果”,教育就会沦为“走过场”。要破解“学用脱节”难题,需建立“学、练、用、评”闭环机制。一方面,搭建“实践平台”,比如开展“党员先锋岗”“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检验学习成效;另一方面,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员教育成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不仅看“学了多少”,更看 “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通过“以学促干、以干验学”,让党员真正把理论知识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让教育成果在基层一线开花结果。


党员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任务,而是“常抓常新”的工作。唯有不断创新内容、革新方式、强化实效,才能激活党员教育的“红色引擎”,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实干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于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