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热点近日,湖南邵阳市人大发布任免、决定任命名单。其中,宁某某被免去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2025年10月31日澎湃新闻)
作为执法部门的领导干部宁某某,被免去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审判员职务,这一任免背后,是其因向案件当事人索贿4万元被群众举报的违纪事实。作为执掌司法权的执法部门干部,本应是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却利用案件管理权伸手索贿,如此知法犯法,被免职实属咎由自取,毫无冤枉可言。
公众对这一处理结果的关注,不仅源于对“执法者违法”的愤慨,更暗含着对处理深度的担忧与不满。党和国家对公职人员清廉的要求从未松懈,新时代反腐反“四风”持续推进,司法系统更是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宁某某身为法院中层干部,既熟稔法律法规,又清楚廉政纪律,却仍滋生主动索贿的贪念,其日常工作中“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性可见一斑:向单位党委作出的廉政承诺,究竟是自我约束的准则,还是应付检查的“表演”?这种言行不一的作风,无疑是对司法公信力的严重伤害。
更值得追问的是,此次4万元索贿案是否只是“冰山一角”?作为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宁某某日常接触大量案件,难免面临人情干扰与利益诱惑。今日因一起案件东窗事发,能否保证其在其他案件中从未利用职权谋私?若仅针对单起案件调查问责,止步于免职处分,不仅难以服众,更可能放任潜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要知道,司法人员的职务犯罪绝非“违纪违规”那么简单,一旦查实多次索贿或滥用职权,便可能触及刑法红线,面临的应当是法律的严惩而非“从轻处理”。
对宁某某事件的调查处理,尺度可大可小,关键在于当地有关部门是否有“动真碰硬”的态度。所谓“拯救一位同志”,绝非姑息纵容、遮遮掩掩,而是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查清问题根源与全部事实——既让违纪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也以个案为鉴警示整个司法系统。唯有坚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不做“表面文章”,才能让党风党纪真正“长出牙齿”,让处理结果经得起群众的监督与质疑,真正守住司法公正的底线。(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