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百余名乡亲援手收玉米,一场跨越半世纪的温暖接力
时间 :   2025-10-30 16:1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凤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山东聊城东昌府区郑家镇王庄村一名45岁农民突发脑溢血昏迷,60亩玉米面临霉变风险。在村支书号召下,上百名同村村民冒雨人工抢收,两个下午完成收割。‌‌(2025年10月29日极目新闻)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更是时代正能量。45岁的农民突发脑溢血,60㐭玉米在雨中待收,这本是一个家庭难以承受的“雪上加霜”。然而,村支书一声号召,上百名村民自带工具冒雨集结,仅用两个下午便完成了收割,用双手为这个困境家庭筑起了“防护墙”。


有人说,这样的场景在七八十年代并不稀奇。那时的农村,互助组是田间常态,你帮我割麦,我帮你晒谷,粮食里藏着乡里乡亲最朴素的情谊。可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单干”成了不少人的习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头偶尔会悄悄冒头,这场冒雨抢收才更显珍贵。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守望相助”,而是沾满泥水的裤脚、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是村民们“放下自家活,先帮邻居忙”的实在行动。


45岁,正是上有老要赡养、下有小要抚育的“顶梁柱”年纪,一场疾病足以打乱一个普通农家的全部节奏。更何况今年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秋收季遭遇连续强降雨,本就给收割增加了难度,失去主心骨的家庭,面对60亩玉米,恐怕只剩满心焦虑。村干部的主动牵头,是基层干部“把村民事当自家事”的担当,百余名村民的积极响应,是乡土社会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延续。

 

这场雨中抢收,收的是玉米,暖的是人心。它没有轰轰烈烈的宣传,却用最朴素的行动告诉我们,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但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从未走远。这样的“暖心故事”,不该只是偶然的“意外”,更该成为我们社会里随处可见的“日常”,因为每一份善意的传递,都在为这个时代增添一份温暖,让“爱与互助”成为照亮生活的光。(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