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需奏响产业、人才、文化“三部曲”,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奏响产业发展“主题曲”,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乡村强。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要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要加强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要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奏响人才振兴“交响曲”,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人才等。要加强乡村人才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加强乡村人才激励,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乡村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奖励,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让他们在乡村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要加强乡村人才服务,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乡村工作。
奏响文化繁荣“共鸣曲”,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凝聚乡村力量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等文化遗产,传承好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村文化根脉得以延续。要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要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的家园。要加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强村富民,使命在肩。让我们以产业发展为“笔”、人才振兴为“墨”、文化繁荣为“纸”,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乡村力量!(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2025年选调生:宁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