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穷根,千钧重担扛在肩……”8月16日晚,范振喜入选《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甘心奉献、勇于担当、一心为民,带领乡亲不懈奋斗,从贫困走向富裕,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范振喜为榜样,接续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追逐舍小为大的奉献之光,做承载家乡发展希望的奋进者。面对村里“一穷二乱人心散”的局面,范振喜为了村集体的利益,选择收回村里的铁矿,可铁矿最大的承包商就是他的亲二哥,范振喜的妻子劝他“不能六亲不认”。范振喜的二哥也放出了“断绝关系”的狠话,范振喜不为所动,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急之下甚至给自己的二哥下跪。在这份“舍小为大”的奉献下,范振喜顶住压力,收回了铁矿,当年集体就进账了10万元,拿到了发展的“第一桶金”。靠着这笔钱,范振喜带领村民栽果树、扩稻田、建工厂,村集体经济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周台子村终于迈出了脱贫的关键一步。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范振喜为榜样,时刻牢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在“公”与“私”的决断面前,以“舍小为大”的奉献,擦亮为民底色、厚植为民真情,用“无我”书写“大我”,承托起高质量发展的明天。
追逐勇往直前的担当之光,做托起村庄致富阶梯的奋进者。1995年,范振喜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在村内建设一个铁选厂,然而即便掏空了村里全部的家底,也仍有7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面对这一困境,他没有退缩,而是做出了向村民借的决定,并承诺“赚了是大伙的,赔了村干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还,绝不让百姓受损失”。看到范振喜敢想敢干、勇于担当,村里老少爷们也鼎力支持,不到半个月就筹齐了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厂当年就收回了投资,把借村民的70万元连本带息全部还给了大家,随后村里又相继建起烧结厂、养猪场等多个村办企业,坐上了发展的高速列车。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范振喜为榜样,以“勇往直前”的担当,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防汛抗旱第一线,在服务群众、关爱弱势群体最前沿,破难题、解难事、攻难关,承托起村庄的发展阶梯。
追逐奋斗不止的坚守之光,做建设富裕和谐乡村的奋进者。就在村庄发展渐有起色时,命运给了范振喜沉重一击。1992年,30岁的他被确诊为白血病,在其二哥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骨髓移植手术。医生对范振喜说,必须静养三年,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可躺在病床上的他,心里装的全是村里的事:“烧结厂的设备该检修了”“新村规划图纸还没敲定”……术后不到三个月,他不顾医生和家人反对,揣着药瓶回到了岗位。靠着这股奋斗不止的“拼命”劲头,他带领村子完成了投资数亿元的新村建设,为村子争取到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等众多荣誉,赢得了党和人民的肯定。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范振喜为榜样,以奋斗不止的坚守,不断创新、不断突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时时刻刻当好党和人民事业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山东省昌乐县委组织部: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