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犹如一幅宏大而细腻的画卷,需要基层选调生以“绣花功夫”抓细节,以“工匠精神”求完美,以“愚公移山”的韧劲克难关。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基层选调生应勇担使命,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篇章。
一、以“绣花功夫”抓细节,织密基层服务“针脚”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基层选调生要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细致入微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政策宣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传达的层面,而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将政策讲深讲透,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在处理群众诉求时,要认真倾听每一个声音,记录每一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矛盾纠纷,也要深入调查、耐心调解,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记得有一位基层选调生,在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时,没有简单地按照文件要求一推了之,而是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每一户房屋的实际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改造意愿。他发现有的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改造费用,便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他们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有的家庭对改造方案存在疑虑,他就耐心地讲解改造的好处和设计思路,直到群众满意为止。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追求,让他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也让危房改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二、以“工匠精神”求完美,雕琢基层发展“精品”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态度。基层选调生身处基层治理的最前沿,肩负着推动基层发展、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更应秉持“工匠精神”,用心雕琢每一项工作,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产业发展方面,基层选调生要深入调研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跟风,而要像工匠打磨艺术品一样,精心培育特色产业。从品种选择、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到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乡村建设方面,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需求。无论是道路硬化、房屋改造,还是环境卫生整治、文化设施建设,都要做到精心设计、精细施工,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三、以“愚公移山”的韧劲克难关,勇攀基层工作“高峰”
基层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资源短缺、矛盾复杂、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面对这些困难,基层选调生不能退缩,而要以“愚公移山”的韧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基层选调生要积极投身其中,帮助脱贫群众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对于一些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群众增收困难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引入新的产业项目和技术,不断增强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这个过程可能充满艰辛,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有“愚公移山”的韧劲,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时,基层选调生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有些矛盾可能由来已久,涉及多方利益,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基层选调生不能回避,要以耐心和智慧,深入了解矛盾的根源,协调各方利益,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路漫漫其修远兮”,基层工作任重而道远。基层选调生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基层的舞台上挥洒汗水、绽放青春,为实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让青春在基层的火热实践中熠熠生辉。(济南市章丘区普集街道:高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