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在线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再次彰显了我们党以战略规划引领复兴伟业的制度优势,深刻诠释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长期主义执政品格。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长期事业的价值在于坚守。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起势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宏伟蓝图唯有通过“立刻行”的担当才能落地,伟大事业必然依靠“百年功”的耐心方能成就。
“不畏浮云遮望眼”,以战略定力把准时代航向。战略定力是应对复杂局面的压舱石,更是把握历史主动的稳定器。在“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党员干部更需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沉着。要自觉加强理论武装,深刻领悟“国之大者”,在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时坚持从长远大势出发,不被短期利益所惑,不因困难挑战而退。在选人用人上突出战略素养,优先选用善于把握全局、具有长远眼光的干部;在考核评价上强化战略执行,建立重大战略任务专项考核机制;在监督管理上确保战略落地,对执行战略不坚决的及时纠偏,对因短视行为造成损失的严肃问责。
“风物长宜放眼量”,以历史耐心夯实百年根基。历史耐心是应对长期性、艰巨性任务的宝贵精神资源。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如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人才培养等,往往需要经历“十年磨一剑”甚至更长的积累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要完善长效机制,对那些需要持续投入的重点领域,保持政策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要营造宽容审慎的政治生态,健全容错纠错与激励保障机制,为甘坐“冷板凳”的“铺路石”撑腰鼓劲,让干部能够沉下心来,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抓未成之事,积小胜为大胜。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既看重显绩、更注重潜绩,通过分赛道考核、多维度评价,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甘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为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持续积蓄战略势能。
定力与耐心,最终必须落脚于“紧抓快办”的实际行动。强调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绝非意味着可以慢慢来、拖着干,恰恰相反,它要求我们必须将长远的战略目标,迅速分解为当前紧迫的改革任务和发展举措。对于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当务之急和关键环节,必须立说立行、紧抓快办。要建立精准高效的落实机制,把战略的坚定性与战术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对确定的任务清单化推进、项目化管理,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部署落地生根。通过“马上就办”的实际行动,把宏伟蓝图细化为具体举措,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胜势,在时间的纵深中牢牢掌握历史主动,以今天担当务实的“立刻行”,成就明天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百年功”。(山东省昌邑市委组织部:陈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