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莫存侥幸心理
时间 :   2025-11-20 17: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包新月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不少违纪违法人员在进行自我剖析时,都会谈到心存侥幸的问题。这种基于自我麻痹而产生的扭曲心态,让一些人屡屡突破纪法红线,最终坠入腐败的深渊。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要常掸“思想尘”、常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常掸“思想尘”。“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凡面对诱惑心存侥幸者,往往是思想防线出现了松动。毁掉千亩林木的可能只是一个烟头,而绊倒一名干部只需一瞬间的侥幸。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上持续用力,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持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常思“贪欲害”。清廉是福,贪欲是祸。侥幸心起时,当提醒自己多算算“政治账、经济账、自由账、家庭账、亲情账”,多想一想可能导致的后果自己是否能够承受。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掩盖不了内心的惶恐,“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正如安全生产领域的“墨菲法则”,在生产活动中,只要存在相应的安全隐患,事故总会发生,差别只是早晚、大小、轻重而已。


常破“心中贼”。古人云:“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一些党员干部在形形色色的围猎诱惑中败下阵来,往往都是“心中贼”作祟。有的是自认为高明,觉得不会被发现;有的是铤而走险,为求富贵胆大妄为;有的觉得法不责众,在自我麻醉中越行越远。“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破“心中贼”,根本在于怀德自重、清心直行,时刻将纪律规矩印刻于心、践之以行,不以“小事小节无害”来放纵自己,不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来麻痹自己。


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有敬畏,侥幸心理自然也就无处容身。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侥幸只是一时的,而东窗事发不过是早晚的问题。唯有律己以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能行稳致远。(山东省海阳市纪委监委:包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