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守小节”方能“立大德”
时间 :   2025-10-31 18:1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刘祥龙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小事小节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与作风形象。对正处于成长黄金期的年轻干部而言,小节虽小,关乎根本;小事虽微,牵连大局。在细微处着力,从点滴中做起,方能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锤炼过硬作风,最终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常破“心中贼”,在思想深处筑牢“防风林”。思想防线一旦后撤,行动底线就会一退再退。一些年轻干部之所以在小节上失守,根源在于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偏移,把吃一顿饭、收一份礼视为“人情往来”,把搞一次变通、打一次擦边球当作“情有可原”。殊不知,“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思想上的“微小管涌”若不及时堵塞,终会演变为品行上的“巨大决堤”。年轻干部要把“小节”当作“大考”,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自觉,对照检视自身在“小事小节”上的思想偏差,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牢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从拒绝一次宴请、退还一份礼品、报告个人事项做起,在“慎初、慎微、慎独”中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让理想信念的旗帜在心灵深处高高飘扬。


勤拂“面上尘”,在作风实处搭建“连心桥”。作风问题无小事,群众评价看细节。有的年轻干部把“门好进、脸好看”当作作风转变,却在办事环节“踢皮球”、“打太极”;有的把深入基层变成“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这种“小节上的失守”最伤民心。究其原因还是缺少为民情怀,没有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年轻干部要主动拆掉“办公桌”与“农家院”之间的“隔心墙”,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在家长里短中听民声,愿做“贴心人”,为群众奔波,在鸡毛蒜皮中解民忧,搭建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让作风的“硬度”在为民服务的“温度”中得以锤炼。


善积“尺寸功”,在成长路上磨砺“金刚钻”。“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些年轻干部眼高手低,不屑于做“琐碎小事”,总想“一战成名”;有的把“不拘小节”当作“个性洒脱”,在细节上随意散漫、敷衍塞责。结果往往是“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最终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成长成才并无捷径,只在日积月累。年轻干部要把小事小节当作锻炼能力、磨练心性的“磨刀石”,在办文办事中追求“零差错”,在沟通协调中力求“暖人心”,在攻坚克难中甘当“突击队”。要以“钉钉子”精神对待每项任务,以“工匠精神”雕琢每个细节,通过一次次“小题大做”的较真、一回回“精益求精”的坚持,不断夯实能力的“根基”,积蓄担当的“底气”。只有在日常工作的“尺寸之功”中千锤百炼,方能在时代赋予的“千斤重担”前举重若轻。(山东省海阳市委组织部:刘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