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承载着时代赋予的重任与期望。然而,少数青年干部却将“年轻”当作“任性”的借口,在工作中无视纪律规矩、淡漠群众诉求,最终在成长路上栽了跟头。这警示我们,年轻不是放纵的理由,成长必须守住纪律红线与群众底线。
纪律是干事创业的“护身符”,更是青年干部成长的“压舱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干部,往往充满干事热情,但也容易因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陷入“纪律盲区”。有的认为“年轻犯错难免”,对小错小过不以为意,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的把“敢闯敢试”曲解为“无拘无束”,在决策中脱离程序、任性用权,最终触碰纪律红线。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年龄更不是免责牌。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例看,不少年轻干部正是因为放松了纪律要求,从吃一顿饭、收一份礼开始,逐渐滑向腐败深渊。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纪律既是约束也是保护,唯有把纪律规矩刻在心上、落在行动上,才能在成长路上行得稳、走得远。
群众是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群众底线是青年干部必须坚守的“生命线”。青年干部大多从校园直接进入机关,缺乏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的经验,容易出现“离群众远、对群众冷”的问题。有的把“年轻化”等同于“精英化”,习惯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不愿深入基层听民意;有的把群众诉求当“负担”,面对矛盾问题“绕道走”,忘记了“为民服务”的初心。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的作风好不好、实绩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青年干部若脱离群众,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高的学历、再强的能力也无用武之地。只有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为成长之路筑牢根基。
守住双底线,青年干部当以“勤”筑基、以“严”立身、以“实”成事。要勤修“内功”,把党纪法规学习作为必修课,主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火墙”;要严于律己,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在无人监督时也能做到慎独慎微,始终保持青年干部的清廉本色;要实干为民,多到田间地头“接地气”,多到群众家中“拉家常”,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己的“心头大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
“年轻”是资本,但绝不是“任性”的资本;“成长”需包容,但绝不能包容“越线”。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当摒弃“年轻即任性”的错误认知,以纪律为绳校准方向,以群众为镜检视初心,在守牢双底线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真正成长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栋梁之材。(从江县谷坪乡人民政府: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