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部分年轻干部身上滋生的“衙门病”,正成为横亘在党群之间的无形壁垒。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这番寄语恰是破除官僚习气的金钥匙——年轻干部唯有在躬身实干中褪去“官气”、筑牢“地气”,方能担起时代重任。
祛除“娇骄二气”,拒绝温室成长。当前有的年轻干部如同“蜜罐里的孩子”,存在听不得批评、受不住委屈、扛不了压力的脆弱心态。究其根源,在于学习和事业之路大都平坦顺利,缺乏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考验,而根治之策,就是要主动求苦。要投身矛盾一线,在信访调解、拆迁动员等“熔炉”中磨砺意志,祛除身上骄气;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以“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胸襟接纳批评;要摒弃“躺平”心态,用“敢啃硬骨头”的魄力直面征地拆迁、群众纠纷等棘手难题。吃苦是干部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广大青年若想干出一番事业,只有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才能锻出一身钢筋铁骨,在平凡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打破“官本位”桎梏,戒除形式主义。官僚作风最突出的症结是脱离群众。现在有的年轻干部走上体制内工作岗位后,不学“做事”,先学“做官”,习惯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甚至出现重要会议请假缺席、矛盾调解依赖电话调度的荒诞场景。要根治这种官僚习气、“懒癌”症结,必须要始终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主动担当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基层岗位,从办公案头走向田间地头,沉到社区村居开展工作。要从“坐办公室发文件”转向“挽裤腿走田埂”,主动拆除与群众间的物理隔阂;要从“隔着车窗调研”转向“坐板凳唠家常”,让政策制定沾染烟火气息;要从“会议落实会议”转向“现场解决诉求”,坚决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的虚空循环。
根治“机关沉疴”,破除系统顽疾。年轻干部身上的问题固然有其主观上的病因,但更反映出其成长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某些机关单位,这种“衙门病”已演变为系统性病灶。以年轻干部为突破口,整治机关单位的衙门作风,正是治病救人的点睛之笔。年轻干部在干部队伍中最具活力、最具可塑性,整治年轻干部作风问题,促使其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和整改,在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下,积极工作,勇于创新,既能让年轻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更能够为干部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活力,让机关单位的陈旧风气为之一新。
新时期年轻干部当时刻警醒:言行可曾染官气?脚步可曾远民心?理想可曾忘来路?唯有常在田间地头沾两脚泥,于街头巷末闻百家声,方能彻底清扫“衙门积弊”,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中共东营市河口区委组织部:郭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