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淬理论之魂,砺实践之刃——年轻干部成长的双轮驱动
时间 :   2025-08-21 18:2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扶林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新时代浪潮奔涌,使命如磐。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接棒人”,既承载着组织的殷切期望,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托。面对百年变局与复兴伟业交织激荡,唯有以理论武装头脑、以实践锤炼本领,方能在风浪中把稳航向、在攻坚中勇立潮头。理论是思想的灯塔,实践是成长的熔炉。年轻干部当以“淬理论之魂”筑牢信仰根基,以“砺实践之刃”锻造担当铁肩,实现知行合一、双轮并进,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以学铸魂,固本培元,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思想根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论素养是年轻干部政治坚定、方向明确的“压舱石”。当前,一些年轻干部虽学历高、思维活,但理论根基不牢,面对复杂思潮易动摇,面对重大考验缺定力。究其根源,往往在于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深、理解不透、信念不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年轻干部必须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沉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六个必须坚持”的实践要求。要善于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大是大非前“眼明心亮”,在风险挑战前“岿然不动”,在服务群众中“初心如磐”。学习不是空谈,而是为了坚定信仰、校准航向。年轻干部当以“日日精进”的态度学思践悟,让理论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以干促知,墩苗壮骨,在基层一线中锤炼过硬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论,若不落地生根,终究是空中楼阁。年轻干部的成长,不能只在办公室“纸上推演”,更需在基层一线“真刀真枪”地摔打锤炼。乡村振兴的田埂上、项目建设的工地上、信访调解的会议室里、应急抢险的最前沿,都是检验能力、增长才干的“练兵场”。许多干部回顾成长历程,无不感慨:“最苦的地方,往往是最成长的地方。”一线实训,不仅能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突能力、抓落实能力,更能磨砺意志品质,涵养“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为民情怀。要主动走出“舒适区”,奔赴“困难区”,在矛盾最集中、任务最艰巨的地方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组织部门也应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推动年轻干部“下沉一线、扎根基层”,实现“墩苗”不“镀金”、“历练”不“挂名”,真正让年轻干部在泥土中汲取养分,在实战中拔节成长。


知行合一,双向赋能,在学用相长中实现螺旋提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理论与实践,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年轻干部的成长,贵在知行合一、学用相长。只重理论,易陷“空谈误国”之弊;只重实践,恐生“盲人摸象”之偏。必须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要把一线工作中的困惑带回书本,用理论思维分析问题、破解难题;另一方面,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与生命力。例如,运用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瓶颈,借助群众路线方法化解基层矛盾,正是理论指导实践的生动体现。各级党组织应搭建“学用转化”平台,通过案例教学、现场研讨、项目攻坚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唯有如此,年轻干部才能既“心中有光”,又“脚下有路”,在知行互促中实现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时代召唤青年,使命激励担当。年轻干部当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以“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持续淬炼理论之魂、砥砺实践之刃。在思想的高地立信仰,在基层的沃土扎深根,在知行的统一中求突破,方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干部的璀璨华章。(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李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