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实施以来,始终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必须从领导干部做起,从文风会风话风改起”。新时代背景下,“写短文、开短会、讲短话”不仅是精简流程的表层要求,更是破除形式主义、彰显政治担当的深刻实践。党员干部要以“短”为突破口,推动“虚功”转向“实绩”,“冗杂”转向“高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清正务实的政治动能。
短中见深,锤炼政治担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精简文件简报”“精简会议活动”“力戒空话套话”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切口,其核心在于以“短”破形式主义之弊,以“实”立干事创业之基。新时代推进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深化,首需从思想深处把握“短”的政治内涵,将其视为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试金石”。“短”的本质是政治清醒。文件短而精、会议短而实、讲话短而准,体现的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坚决抵制,彰显的是“不搞花架子、不玩虚把式”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党员干部须以“短”为镜,照见政治站位是否坚定、宗旨意识是否牢固,将“短”的实践转化为“实”的担当,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穿透“最后一公里”,直抵民心、落地生根。
短中见实,锻造干事本领。“短”不是简单删减,而是对工作质效的精准提升。文风要突出“短实新”,在起草文字简报时聚焦问题、直击要害,以“千字文”承载“万钧力”。这既是破除“文山”积弊的利器,更是锤炼干部“谋全局、抓重点”能力的熔炉。通过构建“立项必问效、发文必求质”的闭环机制,推动公文从“数量竞赛”转向“价值创造”,让每一份文件成为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会议的精简本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开短会、开管用的会,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会前充分调研、会中直奔主题、会后狠抓落实。这既是反对“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更是倡导“时间就是效率、行动就是担当”的时代新风。通过建立“议题清单化、发言计时化、成果责任化”的会议制度,让干部从“会海”中解放出来,将精力投入一线攻坚。讲短话、讲真话,体现的是对群众时间的尊重、对工作责任的敬畏。党员干部需摒弃“长篇大论显水平”的误区,学会用群众语言讲清政策、用简洁逻辑阐明思路,从而锤炼“言之有物、言之有策”的硬功夫。
短中见恒,构建长效机制。作风建设贵在“常”和“长”。新时代深化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需将“短”的要求融入制度设计和文化涵养,形成“不敢虚、不能浮、不想空”的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写短文、开短会、讲短话”摆脱“紧一阵松一阵”的恶性循环,推动党员干部持续践行这一深刻实践。要扎紧“短实新”的刚性篱笆,建立文件“负面清单”、会议“审批备案”、讲话“效果评估”等制度,以量化指标推动作风转变。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动态监测发文频率、会议时长、讲话内容,对超标者实时预警、限期整改,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培育“崇简尚实”的政治生态,通过树立“短者为荣、实者为先”的导向,将“短”的要求升华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倡导“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批评文化,在干部选拔中突出“实干实绩、群众口碑”的考核标准,让“短实新”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中共武城县委组织部:杨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