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劲竹“急与不急”之智 铸年轻干部担当为民之魂
时间 :   2025-05-20 17:1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顾德政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宋代徐庭筠以竹喻人,深刻道出为官者当有的品格境界,揭示了处理事情时应把握的节奏与分寸。在新时代的浪潮裹挟中,年轻干部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当如劲松生长般,锤炼成长之道,深悟“急与不急”的辩证哲学,抢抓机遇、厚植根基、造福民生,在把握工作节奏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急缓相济”中躬耕民生,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本领、务实的作风,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华章。


竹根深埋,勤学蓄能不争春。“满招损,谦受益”,当前部分年轻干部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急于表现自己,容易陷入浮躁与虚荣泥淖,从而忽视自身能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时期,首要任务就是把学习本领,提升根基作为先手棋。一方面要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态度,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不仅要向书本学习,汲取理论知识的养分;还要向实践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更要向群众学习,从他们的智慧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灵感。另一方面要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在基础性、长效性工作中钻研业务、深入调研。如劲竹般“未出土时先有节”,在“急缓相济”中沉淀核心竞争力,避免“起步即冲刺”的成长虚耗,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


拔节生长,解忧攻坚不挂名。“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当前,部分年轻干部政绩观偏差,非亮眼政绩不干,没上级政策不想,不愿深入基层,缺乏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多做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一是要有“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对上级决策性文件做到第一时间解读,系统性学习,要主动请缨参与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攻坚专班,在“热锅蚂蚁”经历中锻造应急处突能力,通过“急”的淬炼,推动政策红利加速落地,树立“关键时刻顶得上”的干部形象。二是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响应,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三是要如劲竹般树立“便凌云去也无心”的谦逊品格,不急于追求政绩,不热衷于搞亮眼工程、形式主义、表面文章,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细做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群众的口碑,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


竹节凌云,谋远守正不逾矩。“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年轻干部的成长发展亦当如此。年轻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急谋发展之路。要立足本地实际,深入调研分析,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在服务群众中需精准把握工作火候,做到即时办+长远谋的深度结合,简单事项当天办结、提高效率,复杂问题上报沟通、集思广益,改革发展系统谋划、有序推进,真正实现效率与质量的辩证统一,确保惠民政策“既跑出加速度,又留有温暖度”。要保持战略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急缓相济”中把握成事之道,着眼于长远发展,不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动摇,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


“事急则缓,事缓则圆”,年轻干部当效劲竹生长之道,既有破土而出的爆发力,更具厚积薄发的持久劲。要在火热的实践中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的见微知著能力,培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急学本领、急解民忧、急谋发展,在“急”中展现担当作为;不急显锋芒、不急求政绩、不急图速成,在“不急”中涵养沉稳定力,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山东省乐陵市:顾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