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严、实、久”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时间 :   2025-05-21 14:1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立雷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间有关改进作风的重要论述。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政治自觉,持续擦亮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


以“严”字立规矩,确保作风建设“在路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央八项规定从“一律不”的硬杠杠破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为党员干部划出了不可逾越的红线,彰显了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这种“严”不是简单的“一时之严”,而是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的“常态之严”;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之严”,而是深入骨髓的“本质之严”。从思想源头上严起,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醒,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从行为规范上严起,通过建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权力边界和行为准则;从监督执纪上严起,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这种全方位的“严”,既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和真诚爱护,也彰显了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当前,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当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把“严”的要求内化为政治自觉,外化为行动准则,让遵规守纪真正成为思想深处的坚定信念和行为习惯。


以“实”字践初心,确保为民服务“在路上”。“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反对“四风”,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夯实“人民至上”的公仆意识。这种“实”,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真正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体现在工作作风上,就是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劳民伤财之举;体现在为民服务中,就是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作风建设贵在“实”,难在“实”,成也在“实”,这既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党性修养的重要标尺。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此次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以“久”字固成效,确保化风成俗“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持久生命力,不仅在于其抓住了作风问题的要害,更在于其建立了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机制。这种“久”,不是简单的时间延续,而是质量的持续提升;不是被动的坚持,而是主动的深化。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把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追责的制度规范;要创新工作方法,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督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培育廉政文化,让优良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既注重解决面上的突出问题,又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既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又不断扎紧制度笼子;既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又调动广大群众监督积极性,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中共武城县委组织部:王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