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作风转变新成效铸就作风建设新面貌
时间 :   2025-05-21 13:2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吕雨轩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既是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再宣示,更是对党的二十大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的再落实。从2012年改变中国的“八项规定”破题到2025年以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这场跨越时空的自我革命启示我们:唯有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把握“小事小节”这个切入点、坚持“一抓到底”这个方法论,才能让八项规定真正成为刻印在党员干部心中的“铁规矩”“硬杠杠”。


关键少数要“立身为旗”,以“头雁效应”来引领雁阵齐飞。领导干部发挥“头雁”作用至关重要,作为“关键少数”,其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党员队伍的整体风貌,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标杆,更是凝聚干事创业合力的核心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领导干部要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契机,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带头在学透上下功夫,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带头在自查上下功夫,对自身“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标杆,凝聚起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要带头在真改上下功夫,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扎实推进集中整治,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细化内部规范,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查改”的内生动力。


小事小节要“抓早抓小”,在“见微知著”中推动作风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的腐化变质、违法,都是从小的生活问题、吃喝问题、违反八项规定开始的。”作风问题往往“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看似不起眼的作风瑕疵,实则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若任其蔓延,终将由“破纪”滑向“破法”,从“量变”引发“质变”。“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党员干部要牢记慎独,在私底下、无人时,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明处暗处一个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谨记慎初,坚决系正第一颗纽扣,牢记从公仆到贪官有时只有一念之差,要时时处处谨小慎微,善始敬终,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切记慎微,时刻保持清醒,在“生活圈”“社交圈”中警惕“温水煮蛙”式的围猎,从一顿饭、一张卡、一杯酒的“小漏洞”中筑牢廉洁防线,一旦发现自身有任何偏离规定的细微举动,立即“刹车”整改,防止“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


常抓长管要“久久为功”,用“制度韧性”去巩固建设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作风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在制度层面持续深化,建立健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常态化机制,深学细悟中办印发的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及违反清单80条,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以刚性约束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要在监督层面久久为功,运用大数据监督、群众评议等手段织密监督网络,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把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结合起来,把明察暗访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对隐形变异问题露头就打,对反弹回潮现象重拳出击。要在干部教育层面锲而不舍,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干部教育培养全过程,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廉洁文化浸润,引导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内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问题无处遁形,巩固作风建设成果。(青州市委组织部:吕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