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新时代新征程,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仅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更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紧在行政开支,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压缩会议经费、精简公务接待,到规范公车使用、严控办公用房,政府把“紧”的要求贯穿于行政运行全过程。每一笔“省下来”的钱,最终都变成了群众家门口的便利、心坎里的温暖,让民生保障的底线越兜越牢,让“好日子”的成色越来越足。
紧在资源利用,让每一份力都用在关键处。精打细算不是小家子气,而是对发展负责的大格局,面对有限的土地、能源、人力等资源,政府过“紧日子”体现为精打细算的资源统筹,通过严格的预算管理、精准的项目评估,让每一笔力都用在关键处,当资源从闲置浪费转向高效利用,经济发展的动力就会更强,产业升级的步伐就会更快,群众就业的机会就会更多,“好日子”的基础也会随之更加坚实。
紧在作风建设,让每一份情都系在民心上。政府过“紧日子”,本质是转变工作作风、厚植为民情怀。当干部主动减少不必要的公务消费,带头践行勤俭节约,群众看到的是政府“与民同甘共苦”的担当;当财政支出的每一笔钱都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群众感受到的是政府“把钱花在明处、用在实处”的诚意,形成“政府为民、民拥政府”的良性互动,让“好日子”的根基越扎越稳。
“紧”是党政机关的自我约束与担当,“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只有党政机关带头过好“紧日子”,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人民政府:林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