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健康是产业可持续的生命线。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发挥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融合创新、富民兴业的强大动能,更是确保产业发展方向不偏、动力不减、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产业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方向指引。党组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能够确保产业发展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局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摒弃短视功利,追求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通过构建严密高效的组织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发展优势、治理优势,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为产业健康发展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坚强的组织支撑。将党组织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覆盖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各类主体,能够有效打通条块分割的壁垒,促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同发力。通过设立产业片区联合党组织、功能型党支部等形式,把分散的经营主体凝聚起来,把优秀的党员人才集聚起来,形成“握指成拳”的合力。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小组、红色服务队等载体,更能在一线解决技术难题、拓展产品销路、提升服务质量,让党组织成为产业攻坚克难的“主心骨”和“桥头堡”。
产业的活力源于创新,产业的未来在于融合。党建工作能够为不同产业领域的交流互鉴、跨界融合搭建平台、创造契机。例如,推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党组织可以协调各方利益,统筹规划布局,引导传统农户向现代经营主体转变,将绿色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党组织能够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重点领域集聚,孵化新业态、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党建链”与“产业链”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党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产业振兴与富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等模式,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党组织积极牵线搭桥,在技能培训、就业帮扶、产品营销、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产业大发展”的共赢局面。(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委组织部: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