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跨越八秩的精神接力
时间 :   2025-08-27 14:1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徐熠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那场持续十四年的艰苦抗战,是无数英雄用生命写就的“还我河山”的壮烈史诗;八十年后,抗战精神的火炬在新时代传递,楷模们以行动为笔,续写“强国有我”的崭新篇章。


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凛然,书写抗战岁月的“英雄答卷”。从九一八事变山河破碎,到七七枪声全面抗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赵一曼受尽酷刑而不屈,留给孩子“母亲用行动教育你”的绝笔;杨靖宇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血战到底,牺牲时胃里只有草根棉絮;张自忠将军战至最后一刻,坦言“为国家死,良心平安”。他们不是孤例,而是千千万万英雄的缩影——无论是正面战场的浴血厮杀,还是敌后战场的游击穿梭,是知识分子的投笔从戎,还是普通百姓的支援前线,千千万万的英雄用血肉之躯燃起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他们的精神,早已成为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永恒丰碑。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写就建设时期的“奋斗篇章”。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从“救亡图存”转向“建设发展”,英雄的故事换了场景,却从未停止。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用身体搅拌泥浆,打破国外封锁;焦裕禄忍着肝癌剧痛治理兰考风沙,临终仍惦念百姓庄稼;邓稼先隐姓埋名二十八载,为国之重器倾尽一生。他们虽未经历战火,却延续了抗战英雄“不畏艰难、矢志奋斗”的精神。在建设的“战场”上,他们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这份“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奋斗,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奏响新时代的“复兴强音”。进入新时代,伟大抗战精神在一批批楷模中焕发出新的光芒。陈祥榕用“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写下青春誓言,生命定格在十九岁;樊锦诗六十二载守护敦煌,以数字技术让千年瑰宝走向世界;黄文秀将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用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虽然身处不同岗位,但都传承了抗战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赤诚,正在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八十载岁月流转,从抗战烽火中的“舍生取义”,到建设年代的“艰苦奋斗”,再到新时代的“赤诚担当”,变的是时代场景,不变的是精神血脉。如今,抗战精神早已不是陈列在纪念馆里的“历史符号”,而是融入我们血脉的“精神密码”。精神的火炬跨越八秩,生生不息,这场接力从未停止,也必将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中共高唐县委组织部:徐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