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莫让“抄袭风”吹进党政机关
时间 :   2025-08-22 18:0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耿向楠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抄袭曾被视为学术界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不知何时,这种不良风气已悄然侵入党政机关,从县长调研报告80%文字来自网络复制,到森林防火规划直接照搬外省数据,公文抄袭事件屡屡引发舆论关注,成为了“为政不端”的新表现,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公信力。


在数字化、智能化办公时代,特别是Deepseek、文心一言等AI写作工具的日益发展,海量的网络素材,自动生成的快捷便利,让不少公职人告别了“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的“三水”干部生涯,但也让本应严谨、务实的公文走了形、变了样。不结合实际的“拿来主义”,千篇一律的“万能模板”,公文抄袭暴露出的是一些干部对公共事务的敷衍应付,是不求实效的“花架子”“假把式”,典型的形式主义问题。这其中也折射出部分党政机关公文审核机制存在漏洞,无论是一时“疏忽大意”还是一直“糊涂通关”,暴露出的都是责任意识的淡薄和工作作风的虚浮。


深究根源,这背后还有“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形式主义应对形式主义”的不良风气在推波助澜。有的地方制定出台文件、撰写工作报告的初衷可能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考核,并没有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落地放在第一位。一些上级部门检查考核时,以“翻材料”“听汇报”为主,重视材料的完备、痕迹的清晰,缺少实地核查鉴别的环节,使得一部分基层干部挖空心思编数据、网上搜罗造文件,不管工作干没干,材料一定要“好看”,也助长了公文抄袭的“歪风”。


整治公文抄袭,既要着眼面上问题“治标”,更要深挖根源“治本”。撤换文件、追责个人的同时,更要通过“个案整改+根源画像”,为治本提供精准靶向。要从思想根源上“开刀”,加强党政机关干部正确政绩观教育,引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在制度机制上“破局”,一方面,要健全完善党政机关公文审核把关机制,建立追责问责制度,让公文起草人、审核者真正知责、担责;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转变考核导向,破除“材料”出“政绩”、“痕迹”当“政绩”的错误倾向,真正将干部从“文山纸海”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时间深入基层、真抓实干。要在氛围营造上“发力”,从整治文风不实、照搬照抄等问题入手,引导广大机关干部加强学习、端正学风,让真学真懂真写真用成为一种自觉、一种风尚,以改进文风“小切口”助推工作作风“大转变”。(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委组织部:耿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