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照”鉴历史警今岁 “相”映前路正当时
时间 :   2025-08-22 18:0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魏丹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照片能褪色,但历史不会——它只是等有人翻开。”影片《南京照相馆》票房已突破26亿元,让观众透过电影直面1937年那个惨绝人寰的冬天,心中万千思绪,久难平复。这段被影像“照”刻的历史,不仅是对苦难岁月的铭记,更蕴含着照亮新时代党员干部前行的精神密码,从历史的抗争中汲取信念、智慧与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践行初心使命。


“照”见暴行催觉醒,从“被动求生”到“主动抗争”中“相”承志气铸信仰。影片开始,邮差阿昌起初为躲避战火,迫于日军翻译威逼冲洗照片,直至显影液中一次次浮现日军残杀平民、焚烧房屋的画面,孩童倒在血泊中、老人被刺刀挑翻的真相,他颤抖着握住相纸说:“我们洗的不是照片,是中国人的魂!”此后他积极钻研冲印技术,临死前仍点起熊熊烈火,试图保护底片以留存南京大屠杀真相。新时代党员干部亦如在“暗房”中前行,面对利益诱惑“显影液”、复杂环境“暗箱”,一旦失去信仰便易陷入“被动应付”的困境。党员干部当从影片中读懂,信仰是关键时刻“敢站出来”的勇气、面对风险“不退缩”的坚守。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党员干部唯有将坚定理想信念刻入骨髓,方能在推动改革攻坚、破解发展难题、服务人民群众中拒绝“躺平”“佛系”,主动担当作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


“相”藏巧思破危局,从“随境应对”到“风险预判”中“照”见远谋育思维。影片中,吉祥照相馆老板老金在日军搜查未最严密时,便察觉“罪证底片会成为日军重点搜查目标”,预判单份底片被搜出将导致证据全毁,因此提议将底片缝入各自衣襟,约定“谁能逃生,便由谁呈交法庭”。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环境,无论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还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不能“走一步看一步”,需像老金般建立“见微知著、预判风险”的战略思维。在基层治理中,面对信访矛盾,不能等群众上访再应对,要提前排查隐患、建立“风险台账”,通过“网格员走访+大数据分析”等方式预判矛盾苗头并提前调解;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要预判施工扰民、资金短缺等风险,提前开居民听证会、制定多套资金筹措方案、建立施工进度公示与反馈机制,避免因准备不足导致项目停滞或引发群众不满等问题。党员干部唯有跳出“事务性忙碌”,多些“前瞻性思考”,才能在复杂局面中掌握主动,让工作更具科学性、预见性。


“照相”载魂传薪火,从“当下作为”到“长远传承”中不负使命继荣光。影片结尾,林毓秀带孩子到安全区,当她从衣襟中取出鲜血浸染的底片时,不仅仅是一张张胶片的保留,更是一段段沉重历史的见证,这些底片背后,是老金断后牺牲的决绝,是警察宋存义用城墙砖砸向日军的悲壮,是阿昌枪口下坚守的勇气,这段血色记忆,留存于真实存在的“京字第一号证据”相册中,普通百姓以“舍小我为大我”让“照相”成为承载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的薪火。反观当下有的党员干部追求“短期政绩”,忽视“长远价值”;有的面对困难“畏难退缩”,忘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党员干部的担当,不仅要看“当下干了什么”,更要看“为未来留下什么”。在民生服务中,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设不仅要建养老服务站、配备基础设施,还需建立专业护理人员培养、智慧服务升级长效机制;在生态保护中,不仅要治理当下污染,更要建立长效机制为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才能让先辈守护的“照相”火种在新时代传承中更耀眼。(中共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魏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