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周口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因“鸡蛋牛奶换面条”的“蹭饭”方式在短视频平台收获百万点赞。这场别开生面的“蹭饭”行动,既是拉近干群关系、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活写照,也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创新范式,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智慧与担当。
用“蹭饭”的方式走进群众,在“促膝长谈”中构建鱼水情深的干群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董桂林的“蹭饭”打破了干群之间的隔阂,他将办公室搬到农家灶台,用一碗热汤面搭建起情感交流的桥梁,在“边吃边聊”中摸实情、察民生、谋对策。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这种带有“烟火气”的工作方式,放下架子、拉下面子、俯下身子,到田间地头、炕沿房前去感受民生温度。要摆正公仆位置,保持谦逊态度,主动融入群众生活,深入了解乡风民俗,用真诚换真心,让群众愿意掏心窝子、说实在话。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群众需求作为行动坐标,通过“身入”更“心至”的真抓实干,将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用“实干”的姿态扎根基层,在“田间地头”中展现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只有把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才能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董桂林每次“蹭饭”都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如芝麻盐、小磨香油、烤鸭蛋或牛奶等,既让“蹭饭”充满人情味,更把务实廉洁形象带到百姓中,赢得村民一致好评。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深化理论学习、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根基。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服务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勤奋务实、踏实苦干的作风践行初心使命。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纠治“四风”,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优良作风取信于民。
用“带货”的思维谋划发展,在“产业振兴”中激发富民强村的内生动力。董桂林的“蹭饭”视频不仅记录了家长里短,更成为乡村特产的带货途径。在他的短视频橱窗里,蒲公英茶月销超5000单,五香烤鸭蛋销量屡破新高,把更多的乡村“土特产”推向了屏幕前。董桂林的带货模式,生动诠释了“互联网+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学习新媒体思维,像董桂林那样既当群众的贴心人,又当产业的推介官,深入田间地头挖掘特色资源,创新运用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新渠道,把“土特产”变成“网红货”。要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把“一时火”变成“一直火”,真正把流量转化为销量,把网红经济转化为富民产业,在数字时代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山东烟台福山经济开发区:杨梦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