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束缚手脚”更是为了“放开拳脚”
时间 :   2025-07-14 09: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孙晔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论起群众眼中的“农村基层干部”,首先想到的就是平时接触最为广泛密切的“村干部”。对于他们,群众心里都有个具体形象,甚至有些刻板印象。群众认为多数村干部能够扎根基层、踏实干事,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称得上“好公仆”,这才是主流。但是,也有群众把极少数村干部比喻成“官老爷”,看似官不大,可权力、架子是一点不小,让群众深感厌恶。我们讲,越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越要始终聚焦、紧盯不放。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关键在干。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细化完善廉洁履职要求,健全规范监督问责机制,既有力束缚任性作为的“手脚”,又有效放开干事创业的“拳脚”,旨在锻强一支全面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严管”即是“厚爱”。近几年,“蝇腐蚁贪”乱象屡禁不止,教训深刻,令人惋惜。有的村干部仍存有侥幸思想,不敢钻“大空子”,整天琢磨着“占便宜”,巧立名目公款吃喝、奢靡享乐。结果可想而知,“贪念”最终酿成“大祸”。倘若问起他们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回答是“当初就该管得再严一些”。当前,恰逢村(社区)“两委”换届的筹备关键期,《规定》细化了履职规范“负面清单”和管理监督的实践做法,划出了“不准为”与“应作为”的“硬杠杠”,可谓是给农村基层干部戴上了一道“紧箍咒”。那就是要时刻绷紧“思想之弦”、校准“行动之舵”、夯实“作风之基”,任何决策都要科学民主,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和福祉,执行落实更要“不打折扣”,不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切实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和举措稳固坚实的群众基础,维护良好的干群关系,真正保持村级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松绑”而不“放任”。踏进村里,有时能听到村干部开玩笑似的抱怨道:“基层干部端的‘盘子’多,摔的也不少,稍不留神还‘背锅’嘞。”是的,村干部肩上扛的事多,担负的责任同样不小。有的村干部满怀抱负,一门心思在农村基层“建功立业”,却在推动基层领域改革创新上犯了难,容不得失误,更没有试错的机会,导致计划“破产”。这样一来,直接挫伤了村干部放手大胆干事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容错”不是“纵错”,“放手”也非“放纵”。显然《规定》厘清了“故意为之”与“无意之过”的界限,坚决防范和纠正问责泛化、简单化的问题,建立健全澄清正名、跟踪回访等正向激励机制。通过释放政策红利,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负责,持续引导村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也让“有畏”与“有为”的关系更加辩证清晰。(山东邹城市委组织部:孙晔、渠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