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协同推进,为各级党政机关奏响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行动号角。“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弘扬这一优良传统,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传承好勤俭节约“传家宝”,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日益优渥,生活水准不断提升,但这绝不是浪费的理由。要看到,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始终刻印在共产党人的骨子里,是我们党一路攻坚克难、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永不过时。行至半山休止步,中流击水更当勤。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需警惕"未富先奢"的浮躁心态,越要激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气神。
传承好勤俭节约“传家宝”,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朴素是个人品德的写照,也折射家教家风。而奢侈浪费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低级庸俗的诱因。从个人和家庭层面来说,追求奢侈、铺张浪费,只会导致心为物役。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涵养节俭朴素的品格,才能增强抵御诱惑的“免疫力”,真正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涵养节俭朴素的品格,要求党员干部严于律己、修身养性,做一个谦逊低调的人,心存敬畏、戒骄戒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够勤俭办一切事情,做到以俭修身、以俭兴业。
传承好勤俭节约“传家宝”,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党员干部的行为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其对待节约与浪费的态度,直接影响着群众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作为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岗位差异,都必须严格遵守条例规定,从自身做起,要率先垂范,在公务用车、会议安排、文件印发等各个环节践行勤俭节约。要积极争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才能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从而凝聚起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委组织部研究室: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