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从中长期规划读懂中国智慧
时间 :   2025-07-11 18:5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静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求是》杂志发表后,引发广泛思考。文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通过中长期规划治国理政的深刻逻辑与历史经验,无处不彰显着大国治理的中国智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施中长期规划,是对未来风险挑战的未雨绸缪,更是对时代机遇的战略捕捉。从“五年规划”对国家命脉的持续牵引,到科技前沿“揭榜挂帅”的前瞻部署,再到区域协调发展的宏大棋局,这无不体现着“预”的智慧,无不是深谋远虑的结晶。中长期规划内容从初期的工业体系建设,逐步拓展至经济、社会、生态等全方位布局,使得我们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思路更加清晰,逻辑更加合理,在有条不紊地执行目标,游刃有余地做好相关事务中,铸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文章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老旧小区改造中“一老一小”设施的精心完善;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稳步推进,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规划的价值坐标始终清晰指向“利民”二字,折射着对百姓冷暖的深度关切。


也正是这份源自人民、为了人民的立场,使得我们才能赢得最深厚的民心根基,激发最广泛的参与热情,形成不可阻挡的历史合力。而若偏离此本,便如无根之木,再华美的图景也终将枯萎。


“道固远,笃行可至”。文章强调,“提高规划执行力和落实力”。执行力,是将美好蓝图化为生动现实的唯一桥梁,再美好的愿景若缺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执行,终将沦为“空中楼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执行力体现在层层压实的责任,体现在克服困难的决心,体现在对政策落地的闭环追踪。从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的高效协同到重大科技工程的集智攻关,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久久为功,正是依靠“笃行”之力,纸面规划才化为神州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壮丽图景。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清醒,真抓实干,凝聚成从蓝图到现实的强劲合力。


当“预”的智慧照亮前路,“民”的温度浸润肌理,“行”的力量穿透阻隔,我们定能在时光的坐标上刻下坚实的足迹。(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街道党政事务综合办公室: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