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居民的构成以及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都日益多元化。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品质和水平,实现社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社区基层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不断摸索工作经验,探索、创新工作模式,结合社区的自身特点,总结社会治理经验和方法。
优化工作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建立纵向联动机制,设置组织链条关系,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建立横向链接机制,实行“两网融合”的治理方式,通过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的有机融合,充分整合网格内民警、消防、安全、楼长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不断提升网格治理能力。
聚焦民生需求,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关注困难群体,通过讲座、座谈会等方式宣传政策法规。积极摸排,建立困难人员动态台账,保证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在节日走访慰问低保户、优抚对象和百岁老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家中。丰富文化生活,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等。以社区文化品牌为依托,举办文艺演出、广场舞大赛/垃圾分类讲座等活动,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素养。
推动智慧建设,提高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树立互联互动思维: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之间需求和供给的匹配、对接功能,建立互联互动思维,破除各自为战,提升精细化、精准化治理水平。构建党建信息化平台体系,探索基层党建智能化运行系统,优化基层党建平台,创新设置党建地图、党建阵地等。探索智慧党建“平台+应用”的框架设计,打造信息管理、业务交互、督办指挥、党群服务等不同系统,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信息化。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质量党建贯穿、保障、引领基层治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基层治理。还要着眼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促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满意度,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引领力,促成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有序的基层治理、更深入的治理参与以及更丰富的精神文化,实现高质量党建构筑基层治理共同体。(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曹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