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承载着光荣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当以党章为镜,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与宗旨,主动向身边优秀党员看齐,以坚定的信仰筑牢思想根基,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严于律己、善作善为,努力缩短与党员标准的差距,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光荣的一员。
以学铸魂,常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谦卑情怀,学炼品性,争当“追信仰之梦”的忠诚者。“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照亮前行道路的灯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信仰的力量”与“实践的智慧”,为我们廓清迷雾、辨明方向。通过逐字逐句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仿佛置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阔画卷中。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赤子情怀,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价值追求;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胸怀,字里行间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激荡着使命的召唤。《中国共产党章程》则是一本“行走的党史”,翻开它,便能看见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密码”:从南湖红船的初心萌芽,到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担当,党章始终与党同呼吸、共命运,见证着理论的创新、实践的突破与自我革命的勇气。学习党章,就是与先辈对话、与初心重逢,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誓言深深镌刻于心。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唯有把学习新思想作为“必修课”,把领悟二十大精神作为“方向标”,把对标党章作为“度量衡”,才能在“乱云飞渡”中站稳立场,在“风急浪高”中把准航向,让信仰之基如磐、精神之钙充足。
以行证知,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锤炼本领,争当“追实干之梦”的奋进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半条棉被”的温暖到“脱贫攻坚”的奇迹,从“疫情防控”的逆行到“科技创新”的突破,共产党员们始终以“行”为笔,在中华大地上书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壮美篇章。合格党员的“合格”二字,从来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是面对急难险重时的挺身而出,是扎根基层一线时的默默坚守,是服务群众需求时的无私奉献。这让我明白,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信仰的力量在于付诸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我们既要做“胸怀‘国之大者’”的思想者,更要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行动派,把“初心”写在岗位上,把“使命”融入奋斗中,用青春服务群众、绽放光芒。
以律正身,坚守“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自律境界,修身律己,争当“追清正之梦”的守护者。廉洁是党员的“生命线”,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识。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的严明纪律,到新时代“打虎”“拍蝇”“猎狐” 的雷霆行动,我们党始终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自觉固本培元。廉洁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手握权力时的“如履薄冰”,是对待群众时的“一视同仁”。党纪学习中,我目睹个别干部因“一念之差”而“满盘皆输”。因此,我时刻以“白袍点墨,终不可湔”自警,在工作协作中,坚持按制度流程办事,不为熟人“开绿灯”。我深知,唯有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守住“底线”、不碰“红线”。
以省明志,怀揣 “吾日三省吾身”的审慎态度,砺能前行,争当“追登峰之梦”的攀高者。“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省是成长的“加速器”,是党员修正偏差、完善自我的“手术刀”。当听到同志分享“基层工作要学会勤思善为”时,我为自己面对群众困难束手无策而羞愧;这“脸红心跳”的瞬间,正是成长的契机。因此,年轻干部要每周撰写工作小结,对照党章检视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差距不足,制定“任务清单”,逐步提升执行力。正如古人所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我们要把自省作为“必修课”,把批评作为“营养剂”,在“查不足、找短板、明方向”中实现“螺旋式”上升,让每一次反思都成为进步的起点,每一次改进都成为成长的印记。(山东省平原县委组织部: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