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出摊办公”赢得群众“摸得着的幸福”
时间 :   2025-05-08 11:0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武安公交:城市流动的温暖脉络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以前办业务得跑社区,现在社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太方便了!”近期,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北街道黄河社区居民发现,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内摆起“流动办公桌”,开启了“出摊办公”的服务模式。(5月7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前,基层治理中仍存在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错位、干部作风不实等问题。内蒙古乌海市海北街道的“出摊办公”模式,以“流动办公桌”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不仅破解了服务“最后一米”难题,更探索出一条“问题导向+机制创新+作风转变”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新时代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


“出摊办公”的本质是以群众需求为原点重构服务流程。通过将年检认证、矛盾调解等高频事项下沉至小区,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其创新性在于打破传统社区服务的时空限制。这种“需求清单—服务响应—效果反馈”的闭环机制,体现了“民呼我为”的治理逻辑,使服务供给更精准、更温暖。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关键在于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服务机制。乌海市通过固定“出摊”时间、公示服务事项、建立问题台账,将临时性举措转化为长效性制度。这启示我们:基层治理创新不能止于“盆景式”探索,而需通过标准化流程设计(如“定时+定点+定责”三定法则)、数字化赋能(如移动办公终端)等,推动“偶然服务”向“必然服务”升级。


“出摊办公”的政治价值在于重塑干群关系。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中,既是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的具体体现,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各地应将其作为作风建设抓手,通过建立“一线考核”机制、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干部在服务群众中锤炼党性、彰显初心,实现政治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乌海一个社区的“小切口”,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大课题”“出摊办公”启示我们:为民服务贵在主动、重在实效。各地当以此为镜,既学其“下沉服务”的形式,更悟其“将群众放在心上”的内核,以更多“看得见的改变”赢得群众“摸得着的幸福”,让党的执政根基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愈加深厚。(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