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以“三情”联动之钥,开“治理增效”之门
时间 :   2025-10-27 19:5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广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在数字化浪潮深刻重塑社会格局的今天,准确把握媒情、网情、社情的内在联系与现实意义,已成为提升治理能力、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媒情是权威引导的“风向标”,关乎舆论导向;网情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折射社会心态;社情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体现治理成效。这三者相互影响、彼此交织,构成了复杂而动态的治理生态。因此,深化“三情”联动,推动其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驾驭,是新时代我们开展工作必须掌握的关键方法论。


打通信息壁垒,构建“三情”联动的数据基座。实现“三情”联动的首要前提是打破信息孤岛。必须构建一个集纳媒体报导、网络舆情、基层社情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与交叉研判。一是汇聚信息“一条河”。整合12345热线、新闻线索、网络留言、网格员上报等渠道信息,形成全域感知的“信息池”,解决“看到的只是一角”的片面性问题。二是绘制态势“一张图”。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三情”数据同屏展示、同图分析,直观呈现热点分布、情绪演变和关联关系,为决策提供全景视野。


健全研判机制,提升“三情”联动的预警精度。联动不是简单叠加,关键在于对趋势的精准把握与风险的前瞻预判。必须建立专业化、制度化的分析研判机制。首先,建立“常规+应急”研判模式。常规时期进行周、月研判,把握整体态势;突发事件时启动应急研判,实时追踪、动态评估,确保“耳聪目明”。其次,组建“专家+一线”智库团队。邀请媒体专家、网络学者、基层干部共同参与,既保证研判的理论深度,又确保其紧贴地气,提升风险预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强化协同处置,确保“三情”联动的实战效能。“三情”联动的最终价值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必须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置机制,形成工作闭环。一是指令下达要“同频”。建立跨部门联动指挥机制,确保一旦研判发现风险或问题,指令能同时下达至媒体引导、网络管控、实体处置等各相关单位,实现统一指挥、同步行动。二是处置反馈要“共振”。媒情要主动设置议程,发布权威信息;网情要加强生态治理,澄清谣言;线下责任单位则要迅速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将处置结果通过媒体和网络反馈给公众,形成“发现-研判-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以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回应社会关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三情”联动,本质上是新形势下走好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它要求我们将媒体的洞察、网络的呼声与社会的实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感知灵敏、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社会治理新范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风云变幻中把握规律,在众声喧哗中倾听真知,从而精准地指导现实工作,有效地破解治理难题,不断夯实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根基。(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人民政府:李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