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干部带头添彩 文旅振兴生金
时间 :   2025-10-26 22:4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宋文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金秋10月,各地文旅宣传热潮再起,这是对区域治理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又一次集中检验。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旅推介正是展现地域精气神、激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契机。干部主动化身“推介官”,不仅带火了山水风光,更撬动了富民产业,成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


干部需沉到一线,做“接地气”的乡土代言人。当下,部分干部宣传存在“悬浮感”:机械念稿、空洞喊口号,与群众语言体系脱节。反观某县文旅局长直播采摘蜜橘、某乡书记身着布鞋讲解古村落历史,却因“泥土味”收获点赞——关键在于将“办公室语言”转化为“田埂语言”。要实现这一转变,需发扬“蹲点调研”传统,走进农家院坝、田间地头,与“田秀才”“乡创客”交朋友,挖掘鲜活的民俗故事和产业特色。干部要当好“翻译官”,把深奥的文化底蕴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既要说得准确,更要说得生动,让每一位听众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和魅力。


创新表达方式,善用新媒介讲好老故事。一些地区仍依赖传统横幅、传单,传播效果有限,而另一些地方则通过短视频航拍非遗技艺、干部跨界出演文旅微短剧等方式破圈。技术是工具,核心在于内容策划。既要避免过度娱乐化消解文化厚重感,也要防止刻板说教。可借鉴“数字文旅”理念,结合AR实景导航、历史场景还原、灯光影幕等技术,让文物“开口说话”。干部需带头学习新媒体知识,培养“网感”而非“官腔”,做到如总书记所言“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邀请网络达人、传播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干部掌握短视频制作、直播技巧等新媒体技能,打造一支既懂政务又懂传播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强化系统思维,让“流量”变“留量”。不少地区面临“网红昙花一现”困境,根源在于宣传与服务脱节。若游客因宣传慕名而来,却遭遇宰客、厕所脏乱差、服务态度差、体验感不强等问题,反而损害政府公信力。要系好服务保障“第一粒扣子”,推动宣传、管理、服务三联动:建立文旅、市监、公安等部门协同机制,开展节前“体验式暗访”;推广“文旅管家”制度,组织本地志愿者提供导览服务;开发“口碑电商”模式,精准推广特产的同时,让游客带走特产成为二次传播节点。真正实现从“眼球经济”到“体验经济”的升华。要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将短期宣传效应转化为长期品牌价值,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IP,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凤凰城街道: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