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推动规划落实中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坚持深入基层,在察实情中找准民生需求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经常性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小巷,与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要通过深入分析研判,找准问题根源,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使各项政策举措更接地气、更合民意、更暖民心。
二、聚焦急难愁盼,在出实招中破解民生难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把“十五五”规划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行动,关键在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拿出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项一项抓落实。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分工,限时整改落实。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注重久久为功,在求实效中提升民生福祉
民生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群众评价反馈机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不解决不松劲、不到位不收兵。要注重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好的做法固化下来、推广开来,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民生工作从“有”向“好”、从“好”向“优”持续迈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书写人民至上的生动篇章。(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人民政府: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