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征程上,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唯有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建强战斗堡垒,激活基层党组织这一“神经末梢”,方能确保党的执政大厦根基稳固,凝聚起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磅礴力量,引领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把稳“定盘星”,筑牢基层思想政治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基层党建工作,首要在于强化政治引领,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坚强核心。
锻造“硬骨头”,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要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和新就业群体中,要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和发挥作用的有效路径。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头雁效应”,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骨干队伍。
激发“活因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基层党建并非空中楼阁,其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要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广“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信赖依靠的“主心骨”。
畅通“微循环”,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要创新联系服务群众载体,如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服务等,搭建党群“连心桥”。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党的执政根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党建的极端重要性,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坚实、最有力的支撑。(贵州省榕江县三江水族乡人民政府:张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