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执法动态 >
执法动态
产业先行 盘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 :   2025-10-22 19:2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慧哲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基层政府穿百姓衣,吃百姓饭,当为百姓代言。发展乡村产业既能促进百姓增收,又可在呢国家政府税收,成为乡村振兴动力源之一。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基层干部自当担负起“引导员”、“输送员”、“服务员”角色,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走出一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精准定位本地优势,统筹规划乡村产业。结合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制定切合可行的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和发展路径,回答“发展什么、在哪里发展”的问题。引导村庄立足“一村一品”,挖掘特色资源(如特殊种养、传统工艺、生态景观、历史文化),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地域辨识度的产业标签,避免“千村一面”的恶性竞争;同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设施配套,推广良种良法,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有效,筑牢产业发展的“压舱石”。 在有条件的村庄优先试点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广泛宣传节水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广泛整合数技资源,精准推送资源要素。基层干部应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政策“翻译”成村民和经营主体能听懂、能申请的具体措施,并确保公平、公开地执行到位;梳理涉农资金明细条目,盘活闲置资源,为产业项目提供土地、基础设施等要素保障。主动对接外部资源,引导资本、技术向乡村流动。完善田头市场、区域集散中心、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降低损耗,保障鲜活农产品品质,扩大销售半径。重点走访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其集聚作用,实现农户抱团扩大利益面的效果。


建立清朗营商环境,夯实覆盖公共服务。便利项目立项、用地、环评等审批流程,推广小程序办事,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理”,实现降本增效。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及时回应诉求,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采用“常驻+分散”模式,举办企业家座谈会,调研企业痛点,避免摆样子、端架子;定期下沉企业走访问需,收集诉求。会后形成责任清单与落实清单,限时办结并反馈,提升企业满意度。严格兑现承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利用大数据预警,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预警”,确保企业各类行为不踩雷,提升市场规范化进程。


总结而言, 基层政府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实现了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从“被动执行”到“主动作为”的角色转变。做有为、敢为、善为的典范,通过立足大局统筹规划、汇总资源及时投送、建立健全营商环境等,多措并举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成为乡村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坚实依靠。实践中需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标尺,将各项举措做实做细,才能真正激发微观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夏格庄镇:张慧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