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振兴之路不是单一领域的“单打独斗”,而是政策、产业、文化等多维度的“协同作战”。唯有以“融合”思维破题,在政策上聚合力、在路径上谋贯通、在人文上筑共识,才能激活振兴发展的“一池春水”,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政策融合,促人才振兴。人才是振兴的“第一资源”,而政策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引力场”。当前,农村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根源在于政策的碎片化、单一化。做好人才振兴文章,关键要推动政策从“单点发力”向“系统集成”转变。
路径融通,促产业振兴。产业兴旺是振兴的“重中之重”,而路径不畅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拦路虎”。传统产业发展往往面临“产、供、销”脱节、“农、工、旅”割裂的问题,唯有推动路径融通,才能让产业“串珠成链”、提质增效。
人文相通,促文化振兴。文化是振兴的“灵魂所在”,而人文疏离是文化传承的“绊脚石”。乡村文化不仅是乡愁的载体,更是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精神纽带。做好文化振兴文章,核心要推动人文从“疏离”向“相通”转变,让文化“活”起来、人心“聚”起来。
融合之路,是振兴之路,更是希望之路。从政策融合聚人才,到路径融通兴产业,再到人文相通铸灵魂,三者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唯有持续做好“融合”文章,才能让振兴的基础更牢、动力更强、成色更足,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贵州省榕江县三江水族乡人民政府:钟缘情)